玉漏迟 · 咏促织

向空阶絮语,不知何处,愁人偏切。金井银床,一夜碎啼明月。怪杀天涯荡子,禁得过、凉天时节。声暗咽。暮灯初起,晓钟才歇。 可怜枕上关山,被片晌凄凉,惊回蝴蝶。独院孤衾,此际更和谁说。追忆金笼闲斗,佯输与、一双条脱。空怅别,雕阑桂花如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絮语:连续不断地低声说话。
  • 金井银床:指华丽的井台和井栏。
  • 荡子:指游荡在外的男子。
  • 暗咽:声音低沉而带有哽咽。
  • 孤衾:单薄的被褥,比喻孤独。
  • 条脱:古代妇女戴在手腕上的装饰品,这里指斗促织时的小赌注。

翻译

在空旷的阶梯上低声细语,不知道从哪里传来,让忧愁的人感到格外切肤。华丽的井台和井栏旁,整夜都有促织在月光下碎碎啼鸣。真奇怪,那些游荡在外的男子,怎能忍受这凉爽时节的寂寞。促织的声音低沉而带有哽咽。夜幕初降,晨钟未响,它们的声音就已停歇。

可怜那些枕上的关山,被短暂的凄凉惊醒了梦中的蝴蝶。独自一人在孤寂的院子里,拥着单薄的被褥,此时又能向谁诉说。回忆起在金笼中闲斗促织,假装输掉,换来一双条脱。空自惆怅别离,雕栏旁的桂花如雪般洁白。

赏析

这首作品以促织的鸣声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孤独寂寞的夜晚。诗中,“金井银床”与“一夜碎啼明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夜晚的静谧与促织鸣声的凄切。通过“荡子”、“孤衾”等词语,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结尾的“雕阑桂花如雪”则以景结情,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凄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明代诗人彭孙贻的高超艺术造诣。

彭孙贻

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字仲谋,一字羿仁。明拔贡生。父以守土死于赣州,奔走求遗骸,布衣蔬食二十余年。后家居不出。诗词均工。乡人私谥孝介先生。有《茗斋集》、《茗斋诗馀》等。 ► 35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