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门奇石歌

· 许炯
七星之水天上来,雪浪暗捲银山开。紫雾黄云蒸蜃气,天边七十二楼台。 阳侯拜月东风起,潮头千丈苍茫里。电制雷轰下九天,长鲸却走蛟龙避。 奇石亭亭戴巨鳌,海门独立障洪涛。川灵河伯不敢动,气势直与衡山高。 海不扬波陵谷改,几见桑田换沧海。雨锁风昏看更奇,烟销日出依然在。 两岸萧萧芦荻秋,寻常来往只沙鸥。蒲帆掩映云中转,桂楫夷犹天际浮。 山川奇特乃如此,何况古来忠义士。世上风波十二时,独立狂澜终不倚。 君不见,洛阳贾生天下希,汉庭恸哭伤明时。长沙谪去人皆惜,前席归来主独知。 又不见,浙东王公天下力,手批龙鳞搏虎翼。昔年折槛识丹心,他日擎天看柱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厓门:山名,在今广东省。
  • 七星:指北斗七星,这里可能指代某地名或水域名。
  • 阳侯:古代传说中的水神。
  • 蜃气:指海市蜃楼,因光线折射而产生的幻象。
  •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 巨鳌:传说中的大海龟,这里形容石头的巨大。
  • 海门:指海口,江河入海的地方。
  • 川灵河伯:指河神。
  • 衡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陵谷:指山陵和谷地,比喻世事变迁。
  • 桂楫:用桂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指船。
  • 夷犹:从容不迫的样子。
  • 十二时:指一天中的所有时刻。
  • 前席:指在皇帝面前就座。
  • 折槛:指忠诚直言,不顾个人安危。
  • 擎天:比喻担当重任。

翻译

七星之水仿佛从天而降,雪白的浪花暗中卷起银山般的波涛。紫雾黄云中蒸腾着蜃气,天边仿佛有七十二座楼台。 水神在月光下拜祭,东风骤起,潮水在苍茫中高达千丈。电闪雷鸣,仿佛从九天降下,巨大的鲸鱼惊逃,蛟龙也躲避。 奇石高耸,像巨鳌一样戴着巨大的帽子,在海口独立,阻挡着汹涌的波涛。河神不敢轻举妄动,这气势简直与衡山一样高。 海面平静,山谷变迁,几度桑田变沧海。风雨中更显奇特,烟雾散去,日出时依然屹立。 两岸是萧瑟的芦荻,秋天里,只有沙鸥常来常往。蒲帆在云中掩映转动,桂木船桨在天空边际从容漂浮。 山川如此奇特,何况自古以来的忠义之士。世上的风波无时不在,但忠义之士始终独立于狂澜之中,不依赖他人。 你没看见吗,洛阳的贾谊是天下的稀有之才,在汉庭中痛哭,为时局悲伤。他被贬到长沙,人们都感到惋惜,后来被召回,只有皇帝知道他的价值。 又如浙东的王公,天下闻名,他敢于直面权势,像搏击虎翼一样勇敢。昔日他因忠诚直言而受罚,后来成为支撑天下的柱石。

赏析

这首诗歌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奇石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立不倚、坚韧不拔的特质。诗中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观,还借此比喻了忠义之士在动荡时局中的坚定立场和高尚品质。通过对贾谊和王公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抒发了对忠义精神的推崇。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既是对自然奇观的赞颂,也是对忠义精神的颂扬。

许炯

明广东新会人,字吾野。嘉靖中举人。有《吾野漫笔》。 ► 1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