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治周公命有司为予筑草亭三间于小西湖之北予峻辞弗获且感且愧纪以是诗
城西一亩也堪宫,更赏新亭结构雄。
乐道清时非戴简,买园古洛又文忠。
鹑居岂有离人意,鷇食偏无济世功。
目断长江秋色晚,欲从何处送飞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峻辞:坚决拒绝。
- 弗获:未能得到。
- 纪:记录。
- 堪宫:足以成为宫殿。
- 乐道:乐于追求道德修养。
- 戴简:指古代贤人戴德、简狄,这里比喻高尚的品德。
- 买园:购买园林。
- 古洛:古代洛阳的别称。
- 文忠:指有文化修养和忠诚品质的人。
- 鹑居:比喻简陋的居所。
- 鷇食:比喻粗劣的食物。
- 济世功:指对社会有贡献的功绩。
- 目断:目光所及之处。
- 飞鸿:比喻远大的志向或远行的人。
翻译
城西的一亩地也足以成为宫殿,更欣赏新建的亭子结构雄伟。 在清平的时代追求道德修养,并非只有古代的贤人戴德、简狄,购买园林在古洛,又是一个文忠。 虽然居住简陋,但并无离人之意,虽然食物粗劣,但并无济世之功。 目光所及之处是长江秋色的尽头,想要从何处送别远行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诗中,“城西一亩也堪宫”展现了诗人对现有环境的满足,而“乐道清时非戴简”则强调了在清平时代追求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后两句通过对简陋居所和粗劣食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虽生活简朴,但心怀远大,无离人之意,也无济世之功的感慨。最后,诗人以长江秋色和送别飞鸿的意象,抒发了对远大志向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