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诗十首

丹唐拜轮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朱弦休为佳人绝,孤愤酸情欲语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本事诗:一种以个人经历为题材的诗歌,通常表达作者的情感故事或生活琐事。
  • 丹唐拜轮: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某个仪式或者传说中的佛像,但具体含义不明,需结合上下文推测。
  • 是我师:指丹唐拜轮对诗人有启发或指引作用。
  • 才如江海:形容诗人的才华深厚,如同江海般广阔无垠。
  • 命如丝:比喻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暗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 朱弦:古代的红色琴弦,此处可能代指音乐或琴声。
  • 佳人:此处可能指心爱之人,也可能是泛指美好事物。
  • :停止,断绝。
  • 孤愤酸情:孤独的愤怒和悲伤之情。
  • 欲语谁:想要向谁倾诉自己的情感。

翻译

丹唐拜轮像是我的导师,我的才情犹如江海深广,但命运却如细丝般脆弱。不要再为那美丽的琴声而终止,因为我的孤独和悲愤,还有那些想要倾诉的情感,找不到可以分享的对象。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自我反思和情感抒发的诗。诗人将自己比作丹唐拜轮的信徒,暗示自己的才华如同江海般深沉,但又感叹生命之短,如同蛛丝般易断。他呼吁不要因为失去了心爱之人(或美好事物)而放弃音乐,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孤愤和酸楚,亟待有人倾听。这种强烈的对比和矛盾情绪,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失落的深刻感受。

苏曼殊

苏曼殊

苏曼殊,原名玄瑛,字子谷,后为僧,号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等文,曾任报刊编辑及学校教师。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参加南社。诗悱恻芬芳,又以浅近文言作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并翻译拜伦、雨果等人作品。有《苏曼殊全集》。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