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 观某女伶剧示王调甫
团梦声凉,啼春泪冱,无人解识芳心。霓羽飘残,空劳蝶守莺寻。灵犀辜负芳华逝,奈三年楚玉愁深。趁华灯奋袖低昂,心绪愔愔。
新来省识东风恶,愿花魂无恙,残酹虔斟。几折秦讴,对人长是哀吟。散花未解维摩病,怕蹉跎绿易成阴。敛筝弦拥髻归来,同怯鸾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团梦:这里指梦境聚集,“团”有聚合之意。
- 啼春泪冱(hù):冱,寒冷凝结。意思是啼哭的泪水因春天的寒冷而凝结。这里暗示女伶内心的悲伤和凄凉。
- 灵犀:常比喻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指情感上的默契。
- 愔愔(yīn yīn):形容静寂、深沉的样子。
- 省(xǐng)识:犹略识。
- 残酹(lèi)虔斟: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这里指怀着虔诚之心斟酒祭奠。
- 秦讴:秦地的歌,这里指女伶所唱的歌。
- 散花:佛经故事,维摩诘示疾,天女散花以试诸菩萨和声闻弟子道行。
- 维摩病:佛教典故,维摩诘居士身患重病仍在宣扬佛法,后常以“维摩病”形容病中的清高雅洁等。
- 绿易成阴:指时光易逝,美好事物容易过去,就像绿树很快成荫。
- 鸾衾(qīn):绣有鸾鸟图案的被子,这里指女子的被褥。
翻译
那聚合的梦境中传来寒凉之声,为春天啼哭的泪水仿佛被凝结,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这颗芳心。那如霓裳羽衣般美妙的时光已然飘散,徒然让蝴蝶空守、黄莺寻觅。辜负了曾经的默契,美好的芳华消逝,无奈三年来如楚玉(这里借指女伶内心忧愁)般愁绪深深。趁着华灯初上,女伶挥舞长袖起伏舞蹈,内心却是静寂又深沉。 最近方才略微知晓东风的无情,只愿那花的魂魄安然无恙,怀着虔诚之心斟洒残酒祭祀祈福。那几曲秦地之歌,对着世人总是哀伤地吟哦。天女散花也无法解脱像维摩诘那般的病痛,只是怕时光匆匆,绿树轻易成荫,美好易逝。收起筝弦,挽着发髻归来,心中同样害怕面对那绣着鸾鸟的被子(暗示孤独寂寞)。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观女伶演戏时的所感所思。开篇通过“团梦声凉,啼春泪冱”营造出一种悲伤凄凉的氛围,直接切入女伶孤独且忧愁的内心世界。“霓羽飘残”等句,以美好的事物消逝来映衬女伶芳华的流逝和情感的失落。下阕则流露出对女伶命运的关切和同情,“省识东风恶”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希望女伶“花魂无恙”,又借女伶所唱的哀歌以及“散花未解维摩病”等,将其内心的痛苦和困境进一步深化。最后的“敛筝弦拥髻归来,同怯鸾衾”,细腻地刻画了女伶演出后的孤寂与惆怅。全词语言优美,通过众多意象和巧妙的用典,深入挖掘了女伶的内心世界,同时蕴含着词作者对人生、对世间美好易逝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