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桐封之役将出都门余士翘以谒选来余候命留滞士翘补官司教北流乃先余行怅然赋此
君来谒选我思归,同在金门赋式微。
我滞剪桐秋欲老,君栽秾李雨初霏。
北流应逐三湘远,南徙先分一雁飞。
不是孤尊今恋别,离心直伴到亲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选(yè xuǎn):官吏赴吏部应选。
- 式微:《诗经·邶风》中的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后用以表示事物由盛而衰,有“衰败”“没落”之意,此处表示有归隐之心。
- 剪桐:周成王桐叶封弟的典故,后用“剪桐”代指分封。这里借指自己等待朝廷任命。
- 秾李(nóng lǐ):华美的李树,此处喻指士翘将赴任的美好前景。
- 亲闱(qīn wéi):父母所居的内室,也指父母。
翻译
你为应选官职而来,我却想着归去,我们同在朝廷都有了归隐之心。我等待任命停滞不前,如秋意渐浓般心中焦虑,而你将赴任之地如李树开花般美好,如今那儿细雨初停。你要去的北流之地应会随着三湘水远去,而你先行南迁,如同一只孤雁先飞。并非是此刻我因这一杯酒而眷恋离别,而是我的离愁之心会一直伴随你到达父母身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韩日缵在将出都门之时所作,表达了他与余士翘各自的心境和离别的情感。诗的开头就点明了两人不同的处境和共同的归隐之心,形成了一种对比。接下来,诗人用“剪桐秋欲老”形容自己等待任命的焦急,用“秾李雨初霏”描绘余士翘赴任之地的美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北流应逐三湘远,南徙先分一雁飞”形象地表达了两人即将分别,去向不同的地方。最后,诗人强调离别并非只是因为眼前的酒,而是内心的离愁会一直伴随着对方,直到回到父母身边,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亲情的牵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用典恰当,将离别之情与人生感慨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