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计:地方官将一年治理的情况上报朝廷,接受考核。
- 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泛指广大地区。
- 讴颂:歌颂。
- 中和:中正平和。
- 布:传布,散布。
- 乐声:音乐之声,这里指美好的治理效果带来的祥和之音。
- 岭云:山岭上的云彩。
- 大泽:大湖沼;大薮泽。
- 江月:江面上的月亮。
- 促:催促。
- 严程:期限紧迫的路程。
- 执玉: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持的玉制信物。这里指龙太守赴朝廷述职。
- 遽(jù):匆忙,急。
- 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
- 榕溪:溪水名。
- 濯(zhuó):洗。
- 缨: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翻译
广大地区的百姓一同歌颂,中正平和的治理带来了祥和的乐声。山岭上的云彩似乎需要大湖沼的滋润,江面上的月亮催促着龙太守紧迫的行程。龙太守拿着朝聘的信物匆忙上路,他清廉的政绩已然达成。榕溪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用来洗涤您的帽带。
赏析
这首诗是为送龙太守上计而作,诗中描绘了龙太守治理地方的显著成效以及他的清正廉洁。首联通过“万井同讴颂”表现了百姓对龙太守的赞扬,“中和布乐声”则强调了他的治理带来的和谐美好。颔联的“岭云需大泽,江月促严程”以自然景象衬托出龙太守行程的紧迫。颈联“执玉行何遽,还珠政已成”,一方面写出了龙太守匆忙赴朝廷述职,另一方面赞扬了他的清廉政绩。尾联“榕溪清见底,可以濯君缨”,以榕溪的清澈之水象征龙太守的清正廉洁,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龙太守的赞扬,体现了作者对良好治理和清廉官员的向往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