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苏汝载

阁夜灯光接汉光,无端幽思挹清芳。 布帷欲动风旋透,竹簟初侵水并凉。 满架残书宁久厌,一庭閒草未相妨。 虚言万里能游目,不似高斋啸咏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此处引申为感受、获得。
  • 簟(diàn):竹席。

翻译

夜晚经过苏汝载家。阁楼上的灯光与银河的光辉相接,没来由地生出一些幽深的思绪,感受到清幽的芳香。布帷幕想要飘动,风随即穿透过来;竹席刚刚接触到水,感觉一并变得凉爽。满架子的残旧书籍怎会让人长久厌烦,一院子的闲草也不妨碍什么。说万里之行能让人开阔眼界,其实不如在高雅的书斋中长啸吟咏更觉长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过苏汝载家时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描写阁楼灯光与银河光辉相接,以及自己无端产生的幽思和感受到的清芳,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颔联写风透帷幕和初侵水的竹席带来的凉爽感觉,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幽。颈联提到满架的残书不会让人厌倦,一庭的闲草也无妨,表现出诗人对这种宁静氛围的喜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接纳。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在高雅的书斋中长啸吟咏比万里游目更能带来长久的满足。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高雅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