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张元洲中丞
百粤全功秉钺威,九疑秋色望中微。
娥皇斑竹心仍苦,虞帝苍梧世已非。
拔地丘陵新草莽,隔江风土旧京畿。
三山并出浮岚气,二水分流荡日辉。
忆昔楚狂知自在,即今吴调和应稀。
迩来章疏殊多补,台下严趋几豸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粤(yuè):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百粤。这里指南方地区。
- 秉钺(yuè):持斧,借指掌握兵权。
- 九疑:即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
- 娥皇:相传为尧帝的女儿,舜的妻子。
- 斑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据说娥皇、女英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形成斑点,因此得名。
- 虞帝:即舜帝。
- 苍梧:山名,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相传舜帝死于此地。
- 京畿(jī):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 豸(zhì)衣:御史及其他执法官吏戴的帽子,这里借指执法官员。
翻译
在南方您凭借着威严执掌兵权建立了全部功勋,从远处眺望九嶷山,秋色微茫。娥皇泪洒斑竹,内心依旧痛苦,虞帝葬于苍梧,世间已物是人非。拔地而起的丘陵上新长着野草,隔着江水的那片土地,风俗依旧,但已非昔日的京畿之地。三座山并排耸立,雾气漂浮,两条江水分流,波光荡漾着日光。回忆往昔,楚地的狂人懂得自在逍遥,而如今像吴地的清越声调那样和谐的事物应该很稀少了。近来您的奏章和奏疏对很多事情都有补益,御史台下严格整肃,有不少执法官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赠给张元洲中丞的作品。诗中先写张元洲在南方的功绩和威严,以及九嶷山的景色,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通过娥皇、虞帝的典故,表达了世事变迁的感慨。然后描绘了当地的地理风貌和自然景观,如丘陵、江水、山峰等,展现出一种壮阔的意境。诗中还提到了往昔的楚狂和现今的吴调,通过对比,暗示了对当下社会的一些思考。最后称赞了张元洲的奏章和奏疏对国家的益处,以及御史台的整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誉,也抒发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