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意

昆岗峻且崇,凿出双玉华。 磨之劳沙石,坚好无纤瑕。 制为双玎珰,组以杂玄黄。 其价且万镒,以佩君子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岗(kūn gāng):亦作“崑冈”,即昆仑山。
  • 玎珰(dīng dāng):指金玉、瓷器等撞击的声音,这里指一种玉饰。
  • (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翻译

昆仑山高大且雄伟,从中开凿出两块美玉。经过沙石的磨砺,这两块玉质地坚硬且毫无瑕疵。把它们制作成一对玉饰,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编织起来。它们的价值高达万镒,可以佩戴在君子的衣裳上。

赏析

这首诗以昆仑山的美玉为喻,描述了美玉的开采、加工以及其珍贵的价值。诗中通过“峻且崇”表现昆仑山的高大雄伟,为后面引出美玉做铺垫。“磨之劳沙石,坚好无纤瑕”强调了美玉经过磨砺后变得更加完美,也暗示了君子经过磨练才能更加优秀的道理。最后描述玉饰的珍贵以及适合君子佩戴,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和主题。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用美玉来象征君子的品德和价值,富有深刻的寓意。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