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一日作

· 丰坊
去国已逾纪,玄节及兹临。 修晷何电逝,壮怀终陆沉。 罍罍寒露结,戚戚悲风吟。 芳草委遥泽,惊鸟翔空林。 朝瓮尚蝇羽,夕寐惟虫音。 疲精有断简,卒岁无重衾。 余悰奚足陈,云海驰余心。 孤灯未忍灭,凄然对露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去国:离开国都,指被贬谪或流放。去,离开。国,国都(qù ɡuó)
  • 逾纪:超过十二年。逾,超过。纪,十二年为一纪(yú jì)
  • 玄节:指冬季(xuán jié)
  • 兹临:到此来临(zī lín)
  • 修晷:长长的日影(xiū ɡuǐ)
  • 罍罍(léi léi):形容露水沉重的样子
  • 戚戚:忧愁悲伤的样子(qī qī)
  • :枯萎(wěi)
  • (cónɡ):欢乐,乐趣

翻译

离开国都已经超过了十二年,冬季到了这个时候来临。 长长的日影如闪电般消逝,壮志豪情最终消沉埋没。 沉重的露水凝结,悲伤的风吟唱着忧愁。 芳草在遥远的水泽边枯萎,受惊的鸟在空林中飞翔。 早晨的瓮里还有苍蝇的痕迹,夜晚睡觉只有虫子的鸣声相伴。 精力疲惫,只有断续的书简,年终了也没有厚被子。 我的欢乐哪里值得陈述,心向那云海奔驰。 孤独的灯不忍熄灭,凄凉地对着沾湿的衣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日的凄凉处境和苦闷心情。诗的开头,通过“去国已逾纪”表达了作者长期离开国都的悲苦,时间的流逝让他的壮志渐渐消沉。接下来,“修晷何电逝,壮怀终陆沉”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飞速消逝和理想的破灭,给人一种深深的无奈感。“罍罍寒露结,戚戚悲风吟”,用沉重的露水和悲伤的风声烘托出凄凉的氛围。“芳草委遥泽,惊鸟翔空林”则通过描写芳草的枯萎和惊鸟的飞翔,增添了萧瑟之感。“朝瓮尚蝇羽,夕寐惟虫音”,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表现出作者生活的困苦和孤寂。“疲精有断简,卒岁无重衾”,体现了作者的精力疲惫和物质匮乏。最后,“余悰奚足陈,云海驰余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无处诉说,唯有心向云海,寻求一丝慰藉。结尾“孤灯未忍灭,凄然对露襟”,以孤灯和露襟的形象,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凄凉心境。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将作者的愁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丰坊

丰坊

明浙江鄞县人,字存礼,后改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丰熙子。嘉靖二年进士。除吏部主事,寻谪通州同知,免归。居吴中,贫病以死。性狂诞,滑稽玩世。然高才博学,下笔数千言立就。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异。家有万卷楼,藏书甚富。书法五体并能,尤善草书。工篆刻,善画山水,不师古人,自成一家,亦写花卉。有《万卷楼遗集》等。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