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浦口周生池馆

· 钟惺
江边事事作山家,复有山斋著水涯。 一壑阴晴生草树,六时喧寂在莺花。 潮寻故步沙频失,烟叠新痕岭若加。 信宿也知酬对浅,暂将心迹寄幽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sù):住宿。
  • 浦口:地名。
  • 山家:山里人家。
  • 山斋(zhāi):山中居室。
  • 水涯:水边。
  • 壑(hè):山沟。
  • 六时: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这里泛指一整天。
  • 喧寂:喧闹和寂静。
  •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 故步:原来的足迹。
  • 信宿:连住两夜。

翻译

在江边的种种事物都让这里如山里人家一般,还有一座山中居室建在水边。一条山沟里的阴晴变化使得草木生长,一整天的喧闹或寂静都体现在莺啼花开之中。潮水追寻着原来的足迹,沙滩却频频变动;烟雾重叠出新的痕迹,山岭好似增添了层次。在此连住两夜,也知道彼此的应酬对答有些浅淡,暂且将内心的想法寄托在这幽静深远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浦口周生池馆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此的感受。诗的首联点明地点,展现出这里如山水田园般的景致。颔联通过对山沟中阴晴变化和一整天莺花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变化。颈联写潮水、沙滩、烟雾和山岭,富有动态和层次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在此短暂停留,心迹寄托于幽远之境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优美,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受。

钟惺

明湖广竟陵人,字伯敬,号退谷。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行人,历官南京礼部主事。租秦淮水阁读史,记其心得为《史怀》。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其诗矫袁宏道辈浮浅之风,幽深孤峭流于镵削。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唐诗归》、《古诗归》,以此得大名,时称“竟陵体”。晚逃于禅。另有《诗合考》、《毛诗解》、《钟评左传》、《隐秀轩集》、《名媛诗归》、《宋文归》、《周文归》。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