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都统戍刘家河因宴次壁间韵

将军此日建双旄,祅浸今年渐欲销。 东海自然仍地险,南夷非复似天骄。 龙旗春动旋风汛,虎垒秋清枕夜潮。 即见功成报明主,海王系颈尽来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旄(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 祅(yāo)浸:指妖邪侵凌。
  • 天骄:汉代人称北方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某些北方强盛的民族或其君主。

翻译

将军在这一天树立起两面旗帜,妖邪侵凌的情况今年渐渐将要消除。东海之地自然依旧地势险要,南方的外族不再像以前的天之骄子那般强盛。龙旗在春天飘动,如旋风般迅疾,虎垒在秋天安静,伴着夜晚的潮水。即将看到功业成就禀报圣明的君主,海国的君王都被捆缚着前来朝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郭都统戍守刘家河的情景,表达了对郭都统的赞扬和对国家安定的期望。诗中通过“建双旄”“祅浸渐欲销”等描述,体现了将军的威武和战功,以及局势的好转。“东海仍地险”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南夷非复天骄”则表现了对南方外族势力的压制。“龙旗春动”“虎垒秋清”的描写,展现出军队的雄壮和威严。最后“功成报明主,海王系颈来朝”表达了对胜利和国家统一的渴望。整首诗气势恢宏,语言简练,意境壮阔,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军队的信心与期望。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