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砧山怀古

大甲行过又大安,双流中峙好冈峦。 百年遗恨伤亡国,一代孤臣此驻鞍。 辟地有功民爱戴,回天无力涕汍澜。 我来访古寻遗井,万丈冲霄剑气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甲:地名,在今台湾省台中市西北。(“甲”读音:jiǎ)
  • 大安:地名,在今台湾省台中市。(“安”读音:ān)
  • 双流:指两条河流。
  • 中峙:屹立在当中。(“峙”读音:zhì)
  • 冈峦:山峦。
  • 遗恨:到死还感到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 驻鞍:停住马鞍,指停留。
  • 辟地:开疆拓土。
  • 民爱戴:受到民众的敬爱和拥护。
  • 回天无力: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 涕汍澜:眼泪流得很多的样子。(“汍”读音:wán “澜”读音:lán)

翻译

从大甲经过之后又到了大安,两条河流中间屹立着美好的山峦。百年来留下的遗憾是国家的灭亡之伤,一位孤立无助的臣子曾在此停驻马鞍。开拓疆土有功劳,受到民众的敬爱,然而想要挽回局势却无能为力,只能泪如雨下。我来这里寻访古迹,寻找遗留的古井,万丈高的山峰直冲云霄,仿佛有寒冷的剑气。

赏析

这首诗以怀古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前人的追思。诗中通过描绘大甲、大安的地理环境,以及提到百年遗恨和孤臣驻鞍,展现了对过去历史事件的深沉思考。作者对开辟疆土的功绩表示肯定,同时也对无法挽回局势的无奈表示悲痛。最后,通过描写冲霄的山峰和寒冷的剑气,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力量。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吕敦礼

吕敦礼,林痴仙自中国返台,与吕敦礼等旧友往来唱酬更为频繁,明治卅九年(1906)栎社正式组织化,吕氏为九名创社发起人之一。可惜两年后,即以三十八岁之英年辞世。〖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吕敦礼生平诗作所存无多,去世后由林痴仙、陈槐庭等栎社诗友蒐集其生前遗作,编为《厚庵遗草》一册,于明治四十三年(1910)由傅锡祺任职的台中「台湾新闻社」印刷发行。后由龙文出版社影印收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以下即以此为底本,并参考《鸟松阁唱和集》、《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栎社第一集。厚庵诗草》、《台湾诗钞》、《台湾诗录》、《台海诗珠》增补校录。 ► 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