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
注释
- 密云不雨:浓云密布却不降雨,比喻事情虽有酝酿但未见行动。 密云:浓密的云层。
- 小龙蜿蜒:“小龙”指小团茶,形状蜿蜒曲折。 蜿蜒:(wān yán)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这里形容茶的形态 。
- 濯枝霖:能冲洗树枝的大雨。 濯:(zhuó)洗。 霖:长时间的大雨。
- 流金千里赤:形容天气炎热,大地如同被熔化的金属般赤热。 流金:金属被晒得熔化,形容极热的天气。
- 意貌閒:神态、容貌悠闲自在。 閒:同“闲”,悠闲。
- 泽流:恩泽流布。
- 生魄:刚出现的新月的月魄。 魄:(pò)这里指月亮出现后的光影。
- 云霓:下雨的征兆,这里指降雨。 霓:(ní)副虹。
- 黄绫袋子:包装茶叶的袋子。
- 浥封:湿润着封口。 浥:(yì)湿润。
- 琼房玉芝:形容茶叶如同美玉珍宝。 琼房:华丽的房屋,这里形容茶叶的珍贵包装 。 玉芝:灵芝的一种,比喻珍贵之物。
- 三槐:指代高官显贵,在古代三槐是公卿大夫之位。
- 练波立:煮茶时泛起的白色泡沫如同白绢般的波浪直立。 练:白色的绢。
- 冰雪明:像冰雪一样纯净明亮,形容人内心高洁。
- 乘间入:趁机进入。
- 乞馀:求得剩余的。 馀:同“余”,剩余。
- 羁贱:漂泊低微。 羁:漂泊。 贱:地位低下。
- 老叶:粗老的茶叶。
- 讵应得:怎能够得到。 讵:(jù)岂,怎。
- 击拂:煮茶时用茶筅等工具击打茶汤,使其泛起泡沫。
- 匕箸:汤匙和筷子。 匕:(bǐ)古代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像汤勺; 箸:(zhù)筷子。
- 斗茶:古时候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比赛茶叶的优劣、泡茶的技艺等。 斗墨:在斗茶中比较茶叶研磨出的茶末颜色和质地。
- 被褐而怀璧:身披粗布衣服却怀揣宝玉,比喻拥有珍贵之物。 被褐:(pī hè)穿着粗布衣服,“被”同“披”; 怀璧:怀揣美玉。
- 笔床茶灶:文人的生活用品,文人常把笔放在笔架上,在茶灶边煮茶。 笔床:放置毛笔的架子; 茶灶:煮茶的炉灶。 下三江:顺着三江(在古代有不同说法,一般泛指长江下游的一些河流)前往。
- 玉川:唐代诗人卢仝,号玉川子,爱茶成癖,写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对茶极为喜爱,这里代指爱茶之人。
翻译
西郊上空浓云密布却不见降雨,那小团茶如同蜿蜒的小龙,每日都带来一丝珍贵。它有着能化为冲洗树枝般的三日大雨的力量,足以洗净那千里炎热如流金铄石的大地。大龙所带来的雨水已然充足,神态悠闲自在,万里的恩泽流布仿佛只在瞬间。它无心去追求却自然被百谷敬仰,在风云变化之中不过像在玩一场游戏。
喝一杯这样的茶,那种洗濯心灵的感受难以言表,仿佛能看到大海翻涌,天空都被沾湿。大的月亮已经圆满,可以长久照亮人间,小的月亮还未盈满,刚刚现出月魄。这雨龙般珍贵的茶叶出现在这云月之间,背负着青天,环抱浩瀚碧空。它不只是在大旱时带来降雨的希望,也能预示丰年,像雪花般洁白美好。
那金黄绫布的袋子如同从天而降,里面装的本是闽山早春的色彩。金盘中露珠滋润着包装,那茶叶犹如琼房里的玉芝让人难以忘怀。高门大户太阳已经照到了三槐树梢,达官显贵们开始享用朝廷赏赐价值万钱的美食。此时,松风忽然吹起第一泉的水波,煮茶泛起的乳花如同白绢波浪般慢慢立起。
我公的胸怀像冰雪一样纯净光明,不让一丝尘埃趁机侵入。不需过多饮用此茶,气质自然清正高雅,还能把剩余的赏赐给像我这样的卑微之人。我这样漂泊低微的人也喜爱茶,以往只知道老叶煮出来的茶又苦又涩。平日里只以藜菜羹和粟米饭果腹,这如九天云彩般珍贵的茶怎么能得到。
以前听说要用黄金做茶钥,茶筅击拂茶汤要有足够的力量。我家境贫寒,只能用汤匙和筷子点茶,可这哪能跟别人斗茶的精致比试。如今东归能得到这稀世珍宝,就如同身披粗布怀揣美玉。带着笔架和茶灶沿三江而下,想要在清泉山石间度过余生。在青竹林里用砂瓶煮着香茶,期待着像玉川子那样的爱茶好友前来作客。
赏析
这首诗围绕他人分寄的密云大小团茶展开。开篇以密云、小龙茶、大龙茶等意象起笔,借助对风雨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将茶叶的珍贵以及带来滋润的功效赋予奇妙想象,如“中有濯枝三日霖,可洗流金千里赤”,形象生动。接着描绘茶叶的包装、赏赐场景等,展现出其名贵身份。诗人还借描写自己在不同处境下对茶的感受,由过去生活贫寒只能煮老叶,与现在获得珍贵好茶形成鲜明对比,更显这密云大小团茶的难得。同时,诗中赞美“我公”品德高洁,把得到茶叶的喜悦之情融入其中,最后以打算携带茶器隐居、期待友人品茗交流收尾,不仅体现诗人对茶的热爱,更流露出一种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心境。整首诗内容丰富,想象奇特,意境深远,于品茶论史间尽显诗人情怀与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