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伏蒙昭文相公

上公遗我游嵩具,匜盥杯盂色色全。 拂拭便须延隐逸,洁清那敢污腥膻。 行赍每度云岩侧,器使当居蜡屐前。 林叟溪翁皆窃玩,山厨因此识嘉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蒙:敬词,承蒙。
  • 昭文相公:指文彦博,北宋时期政治家。
  • 匜(yí):古代一种盛水洗手的用具。
  • 盥(guàn):浇水洗手。

翻译

我敬承文彦博相公,相公送我去游玩嵩山的器具,各种盥盆、杯子等都齐全。擦拭后就应邀请隐士来使用,清洁干净不敢沾染荤腥之气。出行时常带着走过云岩旁边,使用它们应当放在木屐前。山林中的老人和溪边的老翁都偷偷把玩,山中的厨房因此认识了这些好的竹器。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承蒙文彦博相公馈赠游嵩器具,对这些器具的珍视和描写。诗中展现了器具的齐全与洁净,强调其与隐士、山林等元素的和谐,体现出一种高雅的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林叟溪翁皆窃玩”,从侧面烘托出这些器具的精巧与独特,也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整体有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感。

文彦博

文彦博

宋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 4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