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廿二日西馆雨中作

西馆萧然拥罽裘,浑无桃李似潘侯。 路多绿竹遮栏雨,池有残荷掩映秋。 蛮獠讴歌逢乐岁,江湖风景忆扁舟。 衣冠到底为身累,秪慕逍遥寄一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罽裘:毛织品做的衣服。罽(jì)。
  • 浑无:完全没有。
  • 桃李:比喻老师培养的学生或推荐的人才。
  • 潘侯:本指晋潘岳。潘岳曾为河阳令,于县中满种桃李,时称“河阳一县花”。后因以“潘侯”为典,借指地方官。
  • 蛮獠:旧时对西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獠(liáo)。
  • 乐岁:丰年。
  • 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这里代指士大夫。
  • :同“只”。

翻译

西馆中冷清地拥着毛织衣服,完全没有像潘侯那样众多的桃李人才。路上有许多绿竹遮挡着雨水,池塘有残败的荷花影影绰绰映衬着秋天。西南的少数民族讴歌着遇到了丰收年,江湖的风景让我回忆起了那叶扁舟。士大夫终究被自身所累,只羡慕能逍遥地寄托在一座山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西馆的景象以及诗人的一些感慨。诗中通过“萧然”“浑无桃李”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绿竹挡雨、残荷映秋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景,又增添了一抹萧瑟之感。蛮獠讴歌乐岁与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形成对比。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渴望自在安闲地隐居于山林之中。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

孔武仲

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6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