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画枯木

寒云行空乱春华,西风凛凛空吹沙。 夫子抱膝若丧魄,谁知巧思中萌芽。 败毫淡墨任挥染,苍莽菌蠢移龙蛇。 略增点缀已成就,止见枯木成槎枒。 更无丹青相掩翳,惟有口鼻随穿呀。 往年江湖饱观画,或在山隈溪水涯。 腹中空洞夜藏魅,巅顶突兀春无花。 径深最宜系画舸,日落时复停归鸦。 苏公早与俗子偶,避世欲种东陵瓜。 窥观尽得物外趣,移向纸上无毫差。 醉中遗落不秘惜,往往流传藏人家。 赵昌丹青最细腻,直与春色争豪华。 公今好尚何太癖,曾载木车出岷巴。 轻肥欲与世为戒,未许木叶胜枯槎。 万物流形若泫露,百岁俄惊眼如车。 树犹如此不长久,人以何者堪矜誇。 悠悠坐见死生境,但随天机无损加。 却笑金城对宫柳,泫然流涕空咨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凛凛:形容令人敬畏的样子。
  • 夫子:这里指苏轼(字子瞻)。
  • 丧魄:犹言失魂落魄。
  • 苍莽:形容景色、场面等迷茫渺茫。
  • 菌蠢:谓如菌类之短小丛生。
  • 槎枒:亦作“槎牙”,形容树木错杂的样子。
  • 掩翳:遮蔽。
  • :这里读“xiā”,张口的样子。
  • :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 苏公:苏轼。
  • :指迎合世俗。
  • 东陵瓜:秦东陵侯邵平在秦亡后隐居长安城东种瓜,其瓜味甜美。后常用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田园生活。

翻译

寒云在空中飘动扰乱春天的繁华,西风吹拂令人敬畏沙子漫天飞。苏轼抱着膝盖仿佛失魂落魄,谁知道奇妙的构思正在其中萌芽。败落的笔毫和清淡的墨色随意挥染,迷茫中像短小丛生的菌类逐渐变成龙蛇。稍微添加些点缀就已经完成,只看见那枯木变成错杂的样子。不再有丹青色彩来遮蔽,只有嘴巴和鼻子随着张开。往年在江湖饱览画作,有的在山弯溪水边。腹中好像空洞夜晚藏着鬼魅,山顶突兀春天却没有鲜花。小径幽深最适宜系上画船,太阳落山时又停下归鸦。苏轼早就和世俗之人迎合,想要避开尘世去种东陵瓜。暗中观察能完全获得事物外在的趣味,转移到纸上没有丝毫差错。醉酒中遗失也不秘藏爱惜,常常流传被藏在人家。赵昌的绘画最为细腻,简直与春色争夺华丽。苏轼如今爱好为何如此奇特,曾用木车运出岷巴。轻视荣华富贵想要以此为警戒世人,不许树叶胜过枯树枝。万物的形状就像欲滴的露水,百年时间转眼惊叹如车过。树木尚且如此不能长久,人凭什么值得自夸。悠悠然看到生和死的境界,只随着自然的规律而没有损害增加。却笑着对着金城的宫柳,流泪感叹而徒自叹息。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苏轼所画的枯木展开描写和议论。诗中描绘了苏轼作画时的状态,以及画作的独特风格,如“败毫淡墨任挥染,苍莽菌蠢移龙蛇”展现出其随意挥洒却又能生动呈现的特点。同时,诗中将苏轼的画与赵昌的细腻画风作对比,突出苏轼枯木画的独特魅力。作者还由此联想到苏轼的人生态度和对世间万物的看法,感叹时光匆匆,万物变幻,人在其中不应自傲自大。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枯木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沉思考,词语运用丰富而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孔武仲

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6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