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始平公:司马光的友人,具体身份未详,可能是一位官职为始平县令的人。
- 汶水阳:汶水的南岸,汶水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河流,源自今山东莱芜。
- 两看春叶与秋霜:指在始平公任职期间,经历了从春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
- 邹湛、葛强:可能是两位当时的名士或幕僚,用来代指贤才。
- 溪竹低垂寒滴翠:描绘了溪边竹子在秋风中的景象,翠绿的竹叶在寒气中显得更加鲜亮。
- 露荷相倚净交香:清晨的露水打在荷叶上,清香四溢,荷叶相互依偎的样子。
- 宵衣:形容勤于政务,夜晚还在忙碌。
- 长城固:比喻国家的边防稳固。
- 肯得:岂能,表示否定的疑问。
- 从容傲醉乡:不愿沉溺于饮酒作乐,而是时刻关心国家的安危。
翻译
在汶水之南的东平县,你手握印信,见证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春天的嫩叶和秋天的霜降。你邀请贤才邹湛登高设宴,策马扬鞭,询问葛强的计策。溪边的竹子低垂,寒意中滴落翠绿,清晨的露珠洗净了荷花,它们相互依偎,香气四溢。你在深夜里还挂念着国家的边防稳固,怎能轻易沉醉于酒乡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在东平的公务生活和其高尚的情怀,展现了司马光对友情和责任的珍视。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寓言寓意,表达了对始平公勤政爱民、以国事为重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悠然自得生活的羡慕。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司马光诗歌的质朴和深沉。

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
司马光的其他作品
- 《 二十六日作真率会伯康与君从七十八岁安之七十七岁正叔七十四岁不疑七十三岁叔达七十岁光六十五岁合五百一十五岁口号成诗用安之前韵 》 —— [ 宋 ] 司马光
- 《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八 · 唐纪五十四 》 —— [ 宋 ] 司马光
- 《 宜甫东楼晚饮 》 —— [ 宋 ] 司马光
- 《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 》 —— [ 宋 ] 司马光
- 《 潞公游龙门光以室家病不获参陪献诗十六韵 》 —— [ 宋 ] 司马光
- 《 送齐学士 》 —— [ 宋 ] 司马光
- 《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九 · 后梁纪四 》 —— [ 宋 ] 司马光
- 《 梦与之美为寒食游 》 —— [ 宋 ] 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