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值难:相遇十分困难。值:相遇。
- **儒冠:原指儒生戴的帽子,这里借指文人。
- **月华:月光。
- **樽俎(zūn zǔ)**:指酒器和盛肉的器具,这里代指酒席。
- **逸气:超逸豪放的意气。
- **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泛指音乐。
- **五鼓:五更,古代把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每更约两小时。五鼓即天将亮时。
- **桂影:指月影,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所以用桂影代指月影。
- **高兴:高雅的兴致。
- **阑:尽。
翻译
美景与赏心之事相遇实在是太难得了,在这美好的夜晚,在座的都是文人雅士。清冷的月光洒落,使衣襟都有些湿润,酒的热力很快消散,连酒席都透着寒意。我们自身拥有的笑谈就能洋溢出超逸豪放的意气,并不需要借助音乐来增添多余的欢乐。街旁的楼阁传来五更的鼓声,仿佛在催促黎明的到来,月影尚在,可我们高雅的兴致却已渐渐尽了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月下小饮的惬意场景。首联点明了美景与赏心难遇,渲染了此次聚会的难得。颔联通过描写清冷月光浸湿衣襟、酒力在寒夜中消散,细腻地烘托出小饮时的清幽氛围。颈联强调了文人之间仅凭笑谈便能逸兴遄飞,无需借助音乐助兴,体现出聚会之人高雅的精神境界和内在的深厚情谊。尾联以五更鼓声催曙,桂影虽在但兴致已阑收尾,既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又流露出聚会结束、兴尽而返的淡淡惆怅。整首诗意境清幽雅致,笔调舒缓,用词简洁却韵味深长,充分展现出文人聚会时的高雅情趣与细腻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