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 其二次韵弥大梅花

· 史浩
对竹擘吟笺,正是赏梅时节。便把这些清致,作东湖三绝。 帝家金鼎待调羹,何似且休折。却爱玉楼清弄,褪霏霏香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ò):分开,这里指展开或铺开。
  • 吟笺:诗笺,用于写诗的纸张。
  • 赏梅时节:指冬季,尤其是农历十二月,梅花盛开的时候。
  • 清致:清雅的情致,此处指梅花的高洁气质和香气。
  • 东湖三绝:东湖,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景点或史浩自己的作品集,这里借用以赞美梅花。
  • 帝家金鼎:指宫廷中的烹饪器具,喻指朝廷重任。
  • 调羹:调和食物,比喻治理国家或处理政务。
  • 何似且休折:意思是不如暂时不要采摘,让梅花自然开放。
  • 玉楼:此处指华丽的楼阁,也可能象征清雅的环境。
  • 清弄:清风轻拂,此处形容微风吹动梅花的景象。
  • 褪霏霏香雪:形容梅花花瓣轻轻飘落,如雪一般洁白。

翻译

对着竹林展开诗笺,恰好是欣赏梅花的佳时。就把这清雅的意境,作为东湖的三首绝妙诗篇吧。 朝廷的重任如同等待烹饪的金鼎,哪里比得上让梅花静静地绽放?我更喜欢那玉楼前的清风摇曳,看着梅花片片如香雪般悄然飘落。

赏析

史浩这首词以赏梅为题,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寄寓了自己对高洁品性的追求和对官场沉浮的淡然态度。他将梅花与诗文相结合,视为清雅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暗示了不愿涉足繁杂政事的隐逸之情。"帝家金鼎待调羹,何似且休折"一句,运用了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放弃世俗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展现了词人超脱尘俗的审美情趣。

史浩

史浩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慎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 6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