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鸡赠王乐道

小鸡距短双翅垂,广场勇斗无所施。 清晓长鸣独先众,朝者恃此能知时。 星河满天月光白,东望扶桑悄无色。 一声高举耳目醒,四远群阴俱辟易。 陋巷人疏烟火稀,永夜沈沈钟鼓微。 闻之徐起就盥栉,颠倒不复忧裳衣。 君家迥居北城曲,阿阁嶕峣日鸣玉。 萧萧风雨得司晨,不使无功啄君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雄鸡爪子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miǎo)而升,因谓为日出处。
  • 辟易:退避,多指受惊吓后控制不住而离开原地。
  • 盥栉(guàn zhì):洗脸梳头。
  • 阿阁:四面有檐的楼阁。
  • 嶕峣(jiāo yáo):形容山高峻。

翻译

小鸡爪子短翅膀低垂,在广场上勇猛争斗却没什么用处。清晨长久鸣叫独自领先众人,报晓的人凭借它能知晓时间。星星布满天空月光洁白,向东望去扶桑悄然没有颜色。一声高亢的鸣叫使耳朵眼睛清醒,四周远处的阴暗都纷纷退避。简陋的巷子里人稀少烟火也稀少,漫长的夜晚深沉钟鼓声音细微。听到鸡叫声慢慢起身去洗漱梳头,忙乱得顾不上担忧衣裳是否整齐。你家远远地位于北城的角落,高高的楼阁每天传出像玉一样的声音。在萧萧的风雨中能够负责报晓,不会让它没有功劳却吃你的粮食。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鸡的形象和作用。诗中先写小鸡的样子和其在广场的状态,突出其短距双翅的特点。接着强调鸡清晨打鸣报时的重要性,它的鸣叫让周围阴暗退去,人们能知晓时间。随后描述了陋巷深夜的寂静,鸡叫让人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还写到友人家里的鸡在风雨中司晨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鸡的刻画,既展现了鸡的生活状态,又体现了其在人们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