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路分居思堂二首

· 叶适
叶媪开新学,同人饭野蔬。 明经传一相,考古付三馀。 苔色迷青简,虫文蚀素书。 君能葺遗址,堂宇胜于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叶媪(ǎo):叶姓老妇人。
  • 明经:通晓经学。
  • 三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指可以利用的闲暇时间。

翻译

叶老妇人开办新的学问场所,同人们一起吃田野里的蔬菜。精通经学可以传承一代丞相,研究古代之事可利用闲暇时间。苔藓的颜色使青色的竹简都有些迷惑,虫子的痕迹侵蚀着白色的书籍。你能够修缮这处遗址,屋堂庭院会比最初更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场景。首联描述了大家在新的地方共同生活学习的情景。颔联强调了通过明经有可能达到的高度以及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考古研究。颈联通过描写苔藓和虫蚀展现出岁月的痕迹和环境的古旧。尾联表达对能够修复遗址、使之胜于初始的期望。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氛围,体现了对知识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新发展的期待。

叶适

叶适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则,世称水心先生。孝宗淳熙五年进士。历太学正、博士,尝荐陈傅良等三十四人,后皆召用,时称得人。宁宗朝累官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开禧北伐,因力主抗金,为韩侂胄所重。曾数次派兵袭击江北金军,又于江淮措置屯田,修筑堡坞,以为战守之计。及侂胄败诛,被夺职。奉祠十三年,杜门著述,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后世推为永嘉学派之巨擘。卒谥忠定。有《水心文集》等。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