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发:束发,指年轻时。(注音:jié fà)
- 垂翅:垂翼,比喻受挫,不得志。
- 行当:将要。
- 故褐:旧的粗布衣服,借指平民身份。
- 京尘:京城的尘嚣,比喻功名利禄之事。
翻译
年轻时就名声显赫,毫无疑问你现在只是暂时受屈未能施展抱负。不妨长久地收敛羽翼,从此之后将要一飞惊人。雄鹰搏击在天,风势雄壮,大鹏展翅高飞,海浪春意盎然。应当会脱去平民的粗布衣服,不惜投身于京城的功名利禄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司马光写给举进士后寓居京城的友人的。诗的首联对友人的才华和目前的困境进行了描述,认为他虽然暂时不得志,但才华横溢。颔联则鼓励友人不要气馁,暂时的挫折只是为了未来的惊人之举做准备。颈联以鹰击天风、鹏飞海浪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未来能够大展宏图的信心和期望。尾联则是说友人将来会摆脱平民身份,投身于仕途,追求功名利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表现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未来的信心。

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
司马光的其他作品
- 《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五十七 · 梁纪十三 》 —— [ 宋 ] 司马光
- 《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四 碧楼 》 —— [ 宋 ] 司马光
- 《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七十五 · 后唐纪四 》 —— [ 宋 ] 司马光
- 《 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 》 —— [ 宋 ] 司马光
- 《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七十五 · 陈纪九 》 —— [ 宋 ] 司马光
- 《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 —— [ 宋 ] 司马光
- 《 景仁招游东园马上口占 》 —— [ 宋 ] 司马光
- 《 松江 》 —— [ 宋 ] 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