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贶宴张氏梅台
所属合集
注释
- ****君贶(kuàng):王拱辰的字,北宋官员。张氏梅台:张氏所建的观赏梅花的高台。
- 京洛: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和洛阳。
- 凭高:凭借高处。
- 纷披:形容枝叶茂盛,四下披散的样子。
- 烂漫:意为光彩四射,绚丽多彩。这里指梅花盛开的样子。
- 青女:神话中掌管霜雪的女神。这里是指青女施展法力用黏缀的方式让梅花绽放。
- 霜娥:即嫦娥,这里代指霜雪。以霜娥剪裁来形容梅花仿佛精心裁剪而成。
- 昆山:即昆仑山,常用来指代仙境中的山,传说昆仑山多美玉。这里形容梅花如昆仑山之云布满山谷。
- 蓬堵:这里应是形容梅花盛开像蓬松的壁垒,“堵”原意是墙壁。
- 势拥:指梅花盛开的气势簇拥在一起。
- 蜺(ní)旌:古代一种以彩羽为饰的旌旗,这里用其形容梅花如华丽的旌旗。
- ****羾(gòng):飞,往。文中说蜺旌羾天起,形容梅花盛开的壮观像旌旗直飞上天。
- 练甲洗兵:洗练铠甲兵器,意味着战争结束后休养生息。这里以梅花之势比喻太平景象。
- 光风:雨止日出时的和风,也泛指美好的风光。此处指美好的景象不消散。
- 淹留:长期逗留、停留。
- 文酒:指文章与饮酒游乐,代表一种雅事。
- 璧月:像璧玉一样圆而美的月亮。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张氏梅台。
翻译
汴京和洛阳的春天来得多么早啊,人们在高处种满了山岭上的梅花。
百株梅花肆意繁茂地生长,密密麻麻,忽然有一天绚丽多彩地盛开。
就好像是掌管霜雪的青女精心黏缀而成,又似嫦娥巧妙剪裁一般神奇。
那盛开的梅花犹如昆仑山的云布满山谷,又好似蓬乱的壁垒形成层层浪堆。
梅花簇拥着在酒杯前形成美景,香气从宴席下面轻轻飘来。
梅花像绚烂的霓旌直飞上天,又像洗练的兵器,展现出太平的气象。
美好的风光不会消散,就连夜色也不曾催促人们离去。
人多得衣服上都沾满了浓郁的花香,场地虽小但舞者依旧自在徘徊舞蹈。
民众都感怀召公的教化(这里表达地方治理良好之意) ,而聚会之时又推举出像何逊一样富有才华的人(夸赞参与聚会者有才)。
大家沉浸在这文章与美酒的欢乐之中,不知不觉明月已经升上了美丽的梅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氏梅台梅花盛开的壮丽场景和聚会时的欢乐氛围,语言华丽且富有想象力。开篇点明京洛春天来得早,引出在高处种植的岭梅,为后文梅花盛开的奇景做铺垫。颔联“纷披百株密,烂漫一朝开”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盛开的繁茂与突然,给人一种惊喜之感。颈联运用神话典故,将青女、霜娥引入,把梅花的绽放描绘成仙人的杰作,增添了梅花的神秘与美丽。“昆山云满谷,蓬堵浪成堆”则用奇特的比喻,从视觉上更直观地呈现出梅花盛开如云海、浪堆般的壮观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从梅花的景观转向聚会现场,“势拥樽前合,香从席下来”体现出梅花与聚会相互交融的美妙氛围,“蜺旌羾天起,练甲洗兵回”借梅花之势暗喻太平盛世。“不使光风散,曾无夜色催”进一步表现出聚会众人沉醉于美好景色与氛围之中,流连忘返。最后通过对民众受良好教化和聚会者才华的描述,升华了聚会在文化和人文精神层面的意义。整首诗情景交融,辞藻瑰丽,既描绘出梅花盛开的美景,又蕴含着聚会的欢乐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