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其五次韵鲁卿大钱观太湖
兰茝空悲楚客秋。旌旗谁见使君游。凌云不隔三山路,破浪聊凭万里舟。
公欲去,尚能留。杯行到手未宜休。新诗无物堪伦比,愿探珊瑚出宝钩。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茝(chǎi):兰花与白芷。皆香草。常用以比喻美好高洁的品德。
- 楚客:本指屈原,后泛指客居他乡的人,这里作者以楚客自比。
- 使君:汉时称刺使为使君,后用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指鲁卿。
- 凌云:直上云霄,形容高远。
- 三山:神话中的海上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 宝钩:珍贵的钓钩,形容对方诗作之精美珍贵如同从海中钓出珊瑚般珍贵不凡 。
翻译
空自悲叹,如屈子般在这萧瑟的秋日面对兰草白芷心生哀伤。又有谁能看到您这位使君出行时旌旗飘扬的景象?那高远的仙山也不能阻隔您前往,您可以凭借万里行舟在波涛中破浪前行。您虽想要离去,却还能暂时停留。酒杯递到手中就不应停下畅饮。您新创作的诗篇精美绝伦,无与伦比,我是多么希望如同从海底探出珊瑚那样,得到您更多珍贵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词上片开篇借“兰茝空悲楚客秋”营造出一种悲秋伤怀的氛围,流露出作者的些许惆怅。“旌旗谁见使君游”引出鲁卿出行时的壮观与少人看到的遗憾。“凌云”“三山”“破浪”“万里舟”则展现出一种豪情壮志,表达出对鲁卿的赞美与期望,既有超脱尘世的不凡气度,又有乘风破浪的进取精神。下片围绕惜别展开,“公欲去,尚能留”直白地表达不舍,劝其“杯行到手未宜休”,通过劝酒体现欢聚之情。最后“新诗无物堪伦比,愿探珊瑚出宝钩”高度称赞鲁卿的诗作,将对其诗词才华的赞赏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对友人由衷的欣赏,全词既有对友人品德才学的推崇,又有对其离去的不舍,以及希望保持友情和继续欣赏其佳作的期待,情感真挚,用词雅致 。

叶梦得
叶梦得,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240篇诗文
叶梦得的其他作品
- 《 章几道将归小饮怀谢城父 》 —— [ 宋 ] 叶梦得
- 《 临江仙 · 其一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 —— [ 宋 ] 叶梦得
- 《 府中即事 》 —— [ 宋 ] 叶梦得
- 《 送光上人还湖南光丞相吴元忠之母弟旧名惇字元常以进士入官已而弃家祝发云 》 —— [ 宋 ] 叶梦得
- 《 又答 》 —— [ 宋 ] 叶梦得
- 《 八声甘州 · 其二正月二日作是岁闰正月十四才立春 》 —— [ 宋 ] 叶梦得
- 《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 —— [ 宋 ] 叶梦得
- 《 醉蓬莱 · 辛丑寓楚州,上巳日有怀许下西湖,作此词寄曾存之、王仲弓、韩公表 》 —— [ 宋 ] 叶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