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丱须知酒醴八篇

· 史浩
平日恂恂号古人,三杯才饮乱天真。 精神愦愦如痴梦,赢得时时病在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童丱(guàn):古代儿童束发的形式,指童年时期。
  • 酒醴(lǐ):甜酒,古代的一种发酵饮料。
  • 恂恂(xún):形容谨慎、恭顺的样子。
  • 古人:此处指古代圣贤或道德典范。
  • 天真:原指未受世俗污染的纯真,此处可能指儿童的本性。
  • 精神愦愦(kuì kuì):形容精神状态昏昏沉沉,不清醒。
  • 痴梦:沉迷于梦境或迷糊的状态。
  • 赢(yíng):这里是“得”的意思,引申为“招致”。

翻译

平时像恭谨的古人那样行事,但只要喝上三杯酒,就失去了那份天真本性,变得精神恍惚如同在梦中一般。这样的行为导致身体常常不适。

赏析

这首诗以史浩的口吻,告诫儿童应当学习古人的谦恭美德,不可轻易饮酒。诗人通过描述饮酒后精神状态的改变,强调了过早饮酒对儿童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天真"被酒精冲淡,"精神愦愦"的形象生动地揭示了酒精对人精神的麻醉作用。整首诗寓教于乐,既有警示又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儿童教育的深切关怀。

史浩

史浩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慎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 6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