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伯鱼读书堂
我来嗟许晚,已失读书堂。
遗址烟焰馀,草木犹辉光。
乃知子史子,揭名意何长。
书册本可好,履践斯为良。
痴绝蠹万卷,未若陶食忘。
苟得是中趣,高可云外翔。
政不守萤雪,汩汩勤朱黄。
譬如沈痾痊,安用千金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嗟许:感叹,惋惜。
- 读书堂:古代学习或藏书的地方。
- 遗址:旧时建筑物的遗迹。
- 烟焰馀:指火灾后残留的痕迹。
- 履践:实践,亲身经历。
- 子史子:古代学者,此处指史伯鱼。
- 揭名:命名,此处指史伯鱼给读书堂命名。
- 蠹:蛀虫,引申为书籍受虫害。
- 陶食忘:指简单的生活,忘却世俗之事。
- 萤雪:形容刻苦读书,如囊萤映雪。
- 汩汩:忙碌的样子。
- 沈痾:久病,重病。
- 千金方:昂贵的药方。
翻译
我来感叹太迟,那读书堂已不再。 仅余遗址,烟熏火燎的痕迹还在, 草木间依然闪烁着昔日的光芒。 原来史伯鱼命名这里的深意长远, 书籍虽好,实践才是真正的力量。 沉迷于万卷书中的蛀虫,不如淡泊生活, 若能体会其中的乐趣,心灵就能翱翔天际。 不必执着于寒夜苦读,忙碌于批注篇章, 就像久病之人康复,昂贵的药方又有何用?
赏析
这首诗以史伯鱼的读书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读书人追求的反思。诗人惋惜未能早些造访,但通过遗址的残存,仍能感受到读书人的精神与智慧。他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重要性,批判了过度专注于书本知识而忽视生活体验的现象,提倡回归生活的本质,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过分追求学问可能带来的疲惫,认为健康和快乐才是生活的真谛。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