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吟 · 鹦母为狸奴惊化,紫帆、次香各以词悼之。即两用元韵,兼为雪衣致谢二君也

胆怯昏黄,身愁冷翠,依然葬花旧处。断魂飞不远,料还在秋边庭宇。三生何许。便此后仙尘,听凭伊去。犹留据。绿衣半角,洗霜吹雨。 欲暮。杨柳楼台,曾唤侬分理,碧云头绪。画阑无影到,向斜月如闻痴语。华年春树。甚薄命人间,玉笼难住。君知否。婵娟有例,一般风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翠楼吟:词牌名。
  2. 鹦母:鹦鹉。
  3. 狸奴:猫的别称。
  4. 紫帆、次香:应该是作者的友人。
  5. 元韵:原韵,指别人诗词所用原有的韵脚。
  6. 雪衣:这里指代鹦鹉,因鹦鹉毛色雪白,故有此称。
  7. 昏黄:这里借指黄昏昏暗的天色。
  8. 冷翠:秋天寒凉的翠意(可能是冷色调的环境)。
  9. 三生:佛教名词,多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缘。这里指命运等。
  10. 仙尘:仙境与尘世,指生死相隔。
  11. :它,这里指鹦鹉。
  12. :似乎应为“裾”(jū) ,衣边。
  13. 绿衣:鹦鹉羽毛为绿色,代指鹦鹉。
  14. 分理:料理、处理。
  15. 碧云:蓝天,这里指天空思绪一般的浮云,有思绪缥缈之意。
  16. 画阑:雕花的栏杆。
  17. 婵娟:美好,也常代指明月等美好事物,这里借指美好的青春年华。

翻译

在昏暗的黄昏里,它胆小怯懦,身处透着寒凉的翠意之中,如今依旧葬在曾经葬花的那个地方。它的魂魄飞得并不远,想来大概还在秋天的庭院附近。它这三世命运不知如何,从此以后便生死相隔,只能任凭它离去了。如今只留下那绿色羽毛的一小片,在霜露风雨中历经洗礼。

天色即将傍晚,在那杨柳依依的楼台边,它曾被呼唤着去梳理如碧云般纷繁的思绪。如今雕花的栏杆已经不见鹦鹉的身影,在斜月之下,似乎还能听到它那痴痴的话语。美好的青春岁月如同春天的树木般短暂,奈何它在人间如此薄命,即便是精美的玉笼也难以留住它的生命。你知道吗?美好的事物都有相似的命运,就如同风中飘扬的柳絮一般,缥缈而又无常。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友人所写鹦鹉悼词的和作,同时表达对鹦鹉的怜惜与感慨。上阕描绘鹦鹉受惊死后的葬处以及作者对它魂魄的想象,营造出萧索、凄凉的氛围。“胆怯昏黄,身愁冷翠”以环境烘托鹦鹉生前境遇。“三生何许”几句表达对鹦鹉命运无常的叹惋。

下阕则回忆鹦鹉生前时光,“杨柳楼台”等句描绘出人与鹦鹉相处的画面,“画阑无影到”转折尽显物是人非。“华年春树”惋惜鹦鹉生命仓促,以“婵娟有例,一般风絮”收束全词,将鹦鹉薄命与美好事物的无常相类比,深化主题,表现出对生命脆弱和命运不可捉摸的深沉感慨,词中情感细腻、意象生动,充满对生命的悲悯之情 。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字实甫,一字中实,龙阳人。光绪乙亥举人,历官广东钦廉道。有《琴志楼集》。 ► 6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