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
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
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夫子文章伯。
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
是日江上同云开,天门淡扫双蛾眉。
江从慈母矶边转,潮到然犀亭下回。
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抔土。
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
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
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
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亦徒尔。
杯底空余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
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笥(sì)河:朱筠。
- 谪(zhé)仙:指李白。
- 伯: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
- 双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眉形,这里借指山像眉的形状。
- 慈母矶:地名。
- 然犀亭:古迹名。
- 青莲:李白号青莲居士。
- 抔(póu):用手捧东西。
- 长星:古人认为异常天象的一种。
翻译
一片红霞从海上飘来,照亮我楼上正在举行的豪华筵席。倾尽杯中的绿酒忽然就没了,楼中的谪仙李白如今在哪里呢?谪仙的楼有百尺高,笥河先生是文章大家。他的风流仿佛就是楼中的李白,一千一百年来出现了这样一位客人。这天江上浓云散开,天门山像淡扫的双眉。江水从慈母矶边流转,潮水到然犀亭后回流。青山对面有人翩翩起舞,彼此如同李白一样也将化作一抔土。如果说七尺身躯最终回归蓬蒿,那么在此楼做客而山才是主人。如果说到江畔因醉赏月,那么此楼是主人而山是宾客。长星摇动好像没有了颜色,未必常常是人间的魂灵。身后是这般的苍凉景象,俯仰悲叹也只是徒劳。杯底空留着古往今来的愁苦,眼前忽然将东南的美景看尽。盛大的聚会在楼上题诗,姓名未死就会被人看重如同山丘。请把诗卷投入江水中,一定不会和江水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笥河先生在太白楼宴饮一事展开,营造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诗中以红霞开篇,增添了一种奇幻而热烈的氛围。通过对笥河先生与谪仙李白的联想,突出了笥河先生的才华和风流。描写天门山、江水等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和当前情景相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蕴含了深沉的感慨。诗人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以及人在世间的地位和角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唏嘘。诗歌最后强调了诗人在这次聚会中的感慨和豪情,以及对自身作品的自信与不羁。整体意境雄浑壮阔,情感复杂深沉,兼具历史感与现实感,是一首很有韵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