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秋思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剧:泛指繁忙的街道,读作“wǔ jù”。
  • 车声隐若雷:车声隐隐像雷声。
  • 北邙(běi máng):山名,在洛阳东北,汉魏以来,王侯公卿多葬于此,这里泛指墓地。
  • (zhǒng):坟墓。
  • :外城。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翻译

繁华的街道上车声隐隐像雷声,往北边的邙山看去,只见众多的坟墓堆积。 夕阳似乎在劝我登上高楼,山色带着秋意围绕着城郭涌来。 天气极其寒冷,却找不到修长的竹子可以依靠,心中愁苦,想购买白杨栽种。 一家人都在不安的风声中,九月的衣裳还没有裁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京城秋日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描写车声如雷和北邙山上的坟墓,展现出京城的繁华与生命的无常形成的鲜明对比。颔联中,夕阳劝客登楼,山色将秋绕郭,富有意境地表现出秋天的到来和作者内心的某种触动。颈联写寒冷中无竹可倚,愁绪中想买白杨栽种,进一步烘托出作者的孤独和愁苦。尾联则道出全家都在不安的境况中,连九月的衣裳都未剪裁,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