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

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拚一死休。 衔刃尚希忠烈传,盖棺免索太师头。 彗星扫地应除旧,祸水滔天幸绝流。 九庙有灵先诏在,朝衣趋谒定应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遵宪:(1848 年 4 月 27 日~1905 年 3 月 28 日),汉族,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翻译

人生路途已到尽头天色也近傍晚又还有什么可追求呢,白头之时一同决心拼死罢休。口中衔着刀剑还希望能被忠烈传记所记载,盖上棺材免得去索要太师的头颅。彗星扫地应当能除旧,如祸水般滔天所幸已经断绝流走。祖宗九庙有神灵先有诏令在那,穿着朝服去拜见一定会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可能是针对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而作。诗人表达了一种在困境中毅然决然、拼死抗争的精神,对忠诚和刚烈的追求。诗中用“彗星扫地”“祸水滔天”等形象来暗示社会的变革和可能存在的危机与动荡。同时,强调了先朝的诏令和尊严,以及对某些行为或人物的批判和耻感。整体意境较为深沉,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和对正义的坚守之情。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