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纪游

廿年梦想风篁岭,兹游方遂平生期。 短筇扶我入深谷,龙泓水满山腰池。 寻源直到碧厓顶,水帘十丈无人知。 苔衣藓发翠欲滴,奔腾下注千顷陂。 湖不可淫江不屈,比之有道非阿私。 坐令辨才息行脚,况复二老多题诗。 其中产茶甲众岭,明前雨后分枪旗。 一碗乍辨色香味,泠然始信清心脾。 我乡宗伯剧好事,劖碑要并秦米垂。 蚀余漶漫不可识,但觉古意饶幽姿。 层梯曲折俯绝巘,湖光一罅闲中窥。 山云变幻翳林木,野花红白纷交披。 丛篁鸟拂新粉堕,落日渐与西峰离。 徘徊窃恐山灵笑,登顿已足忘其疲。 还须直诣远公宿,坐迟新月悬蛾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ióng):一种竹子,可以做手杖。
  • 龙泓:这里指龙井的泉水。
  • (yá):同“崖”。
  • (bēi):池塘、湖泊。
  • :这里指湖水的宁静平和,没有过度的波动。
  • :形容江水的奔腾之势,不屈服,不停止。
  • 辨才:借指有智慧、有见识的人。
  • 宗伯:古代官名,后也用来尊称文人墨客。
  • (chán):凿,刻。
  • 漶漫(huàn màn):模糊不清。
  • (xià):裂缝,缝隙。
  • (yǎn):大山上的小山。
  • (yì):遮蔽。

翻译

二十年来一直梦想着能去风篁岭,这次出游才如愿以偿,满足了我平生的期望。我拄着短杖进入深谷,龙井的水在山腰处的池塘中满满的。沿着水源一直找到碧绿的崖顶,那里有十丈高的水帘,却无人知晓。苔藓翠绿得似乎要滴下水来,泉水奔腾着向下注入千顷的池塘。湖水宁静平和,江水奔腾不息,它们各有其道,并非有所偏袒。这让有智慧的人都停止了脚步,何况还有两位老人在这里题诗呢。这里出产的茶叶在众多山岭中是极好的,明前茶和雨后茶分别像旗帜一样。一碗茶刚泡好,就能分辨出它的色、香、味,清凉的感觉让人相信它能清新心脾。我的家乡有位文人墨客极好事,刻了石碑想要和秦米芾的书法相媲美。但时间侵蚀使得碑文模糊不可辨认,只觉得古意中蕴含着幽雅的姿态。沿着曲折的层层阶梯俯瞰高峻的山峰,从缝隙中窥见一丝湖光。山间的云雾变幻,遮蔽着树林,野花红白相间,纷繁交错。丛生的竹子间鸟儿拂过,新长出的竹子上的粉末掉落下来,落日渐渐地与西峰远离。我徘徊其间,暗自担心会被山神嘲笑,攀登的劳累已经足以让人忘记疲惫。还需要直接前往远公的住所,坐着等待新月如蛾眉般悬挂在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龙井的经历和感受。诗中先表达了作者对风篁岭的长久向往,终于得以实现的喜悦之情。然后详细描述了龙井的景色,如水满山腰的池塘、无人知晓的水帘、翠绿欲滴的苔藓、奔腾下注的泉水等,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丽神秘。作者通过对湖水和江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接着提到了龙井的茶叶,赞美其品质之高。诗中还提到了刻碑之事,虽经时间侵蚀变得模糊,但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古意。在描写景色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写,如“山云变幻翳林木,野花红白纷交披”,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龙井的美景。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在山中的感受,虽有疲惫,但被美景所吸引,忘记了劳累,同时也表达了对继续探索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杨汝谐

清江苏华亭人,字端揆,号柳汀,又号退谷。官经历。善书,工画,诗善写情。与雷国楫等为友。有《崇雅堂诗钞》。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