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弟
阿爷有书来,言颇倾家赀。
箱奁四五事,莫嫌嫁衣希。
阿母开箧看,未看先长欷。
吾家本富饶,频岁遭乱离。
累叶积珠翠,历劫无一遗。
旧时典衣库,烂漫堆人衣。
今日将衣质,库主知是谁?
扫叶添作薪,烹谷持作糜。
尺布尚可缝,亲手自维持。
行行手中线,离离五色丝。
一丝一泪痕,线短力既疲。
即此区区物,艰难汝所知。
所重功德言,上报慈母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赀(zī):通“资”,钱财。
- 箱奁(lián):盛物的器具,这里指女子陪嫁的箱笼等物。
- 累叶:累世,历代。
- 珠翠:珍珠和翡翠,泛指珍贵的饰物。
- 历劫:经过灾难,这里指历经战乱等。
- 糜(mí):粥。
翻译
父亲有信来,说倾尽了家中资财。有四五件陪嫁的东西,不要嫌弃嫁衣太少。母亲打开箱子看,没看之前先长久叹息。我家原本很富饶,连年遭遇战乱流离。历代积累的珍珠翡翠,经过劫难没有一件留存。以前那典当衣服的库房,灿烂绚丽地堆满别人的衣服。如今要将衣服拿去典质,库房的主人会是谁呢?扫下树叶添作柴禾,煮谷子拿来做粥。一尺布还可以用来缝制,要亲手亲自去维持。一针一线慢慢缝,五色丝线离离散散的。一丝上面就有一道泪痕,线短力气也已经疲惫。就是这小小的物件,其中艰难你是知道的。看重的是品德功业言辞,以此上报慈母的慈爱。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家庭在战乱后由富到贫的景况,以及面对女儿出嫁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阿爷”的信交代背景,“阿母”的长欷展现出对家道中落的无奈与感慨。“旧时典衣库”这几句通过对比过去的富饶与现在的贫困,突出了战乱带来的巨大冲击。对“线”“泪”的描写,细腻地表达了母亲为女儿筹备嫁衣的艰辛与不舍,也体现了母女间深厚的情感。最后强调要注重道德功业,回报慈母的爱,传递出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和对家庭、亲情的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生动地描绘了特定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
黄遵宪的其他作品
- 《 己亥杂诗 其六十二 (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 》 —— [ 清 ] 黄遵宪
- 《 日本杂事诗 其二十六 》 —— [ 清 ] 黄遵宪
- 《 日本杂事诗 其一百四十八 》 —— [ 清 ] 黄遵宪
- 《 春暮偶游归饮人境庐 》 —— [ 清 ] 黄遵宪
- 《 人境庐杂诗 》 —— [ 清 ] 黄遵宪
- 《 纪事 其三 (光绪八年至十一年作) 》 —— [ 清 ] 黄遵宪
- 《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 》 —— [ 清 ] 黄遵宪
- 《 寓汕头旅馆感怀寄梁诗五(居实)(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 —— [ 清 ] 黄遵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