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 冯煦
记斜帆送暝,破帽欺寒,曾几经过。认取羁鸿迹,又空波卷絮,冷雨吹萝。酒边渐觉春尽,谁按百年歌。但漠漠车尘,潇潇铃语,欢少愁多。 消磨。旧游历,算列骑防秋,夜幕横戈。各有闻鸡感,正星垂平野,冰断寒河。庾郎赋笔无恙,枯树此婆娑。奈倦旅淮南,吴霜半入青镜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暝(míng):日落,天黑。
  • 破帽欺寒: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之意,形容自己的潦倒。
  • 羁(jī)鸿:喻指漂泊在外的人。
  • 百年歌:古乐府有《百年歌》,多感慨人生短促。
  • 漠漠:密布貌;布列貌。
  • 潇潇:形容风雨急骤。
  • 列骑(jì)防秋:指军队在秋季防备外敌。
  • 闻鸡感:用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之典,意为有志报国之人奋发之情。
  • 庾(yǔ)郎:指庾信,善诗赋。
  • 皤(pó):形容白色。

翻译

记得那斜挂的船帆送走暮色,戴着破旧的帽子忍受着寒冷,曾经多次经过此地。辨认出那漂泊者的踪迹,又看到空阔的水波卷着柳絮,寒冷的雨水吹打着藤萝。在酒意中渐渐感觉春天已尽,谁来按着《百年歌》的节奏感慨人生。只是那茫茫的车尘,急骤的车铃之声,欢乐少而忧愁多。

消磨掉的是旧时的游历,算起来如同军队在秋季防备外敌,在夜幕中横持着戈。各自都有闻鸡起舞的报国之感,正是星辰垂挂在平野,寒冰阻断了寒冷的河流之时。庾郎的诗赋之笔依然完好,如同那枯萎的树木在此摇曳。无奈在淮南疲倦地羁旅,吴地的寒霜已半染入青镜,使头发变得斑白。

赏析

这首词以回忆过去的游历开篇,通过描绘斜帆送暝、破帽欺寒等情景,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下阕提到旧游历中的种种,如列骑防秋等,表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词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斜帆、空波、冷雨、车尘、铃语等,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时,作者借用了羁鸿、百年歌、闻鸡感、庾郎赋笔等典故,使词的内涵更加丰富。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苍凉,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冯煦

冯煦

冯煦,字梦华,号蒿庵,金坛人。光绪丙戌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安徽巡抚。 ► 1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