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因索纸笔
谁何扣门声啄木,踏雪逢迎寒起粟。
诗筒过我捷于羽,墨滑岂供貂尾续。
云锵孤响落琼璈,顿觉闻韶不知肉。
胆惊强韵娄吐舌,春溢长笺手几缩。
钝根难除撚髭苦,夜凡晶荧残几烛。
管城子老免冠谢,久不中书三致祝。
择交正自欠楮生,两穷相值声蔌蔌。
端凝赖有弘农陶,时一浴之云外瀑。
山寒亦闻泓有语,未致两生长不足。
谁其下榻徐孺子,不以寒暄事竿牍。
径须回旋作诗供,纵使长贫颜有穆。
书生得句如得官,无以藉之眉为蹙。
云烟茧纸生踊跃,涕唾犀毫负惭恧。
倘非渠辈称挥洒,未见无虞堪即鹿。
残风剩月幸见分,卷轴今当汗驹犊。
夜窗赓载有馀暇,笺注离骚到兰菊。
雪铺玉笺乌丝栏,一一手抄森似束。
毋令千载韩退之,作传讥嘲老而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谁何:谁人。
- 方岳:南宋诗人、词人。
- 索纸笔:讨要纸笔。
- 诗筒:装诗稿的竹筒。
- 貂尾续:用来比喻事物接续变化。
- 琼璈(áo):一种玉制的乐器。
- 闻韶:听到韶乐。
- 强韵:险韵、难押的韵。
- 娄吐舌:屡次吐舌,表示惊讶或为难。
- 撚髭(niǎn zī):捻胡须。
- 晶荧:明亮闪光貌。
- 管城子:即毛笔。
- 免冠谢:脱下帽子表示歉意。
- 中书:官职。
- 楮(chǔ)生:纸的代称。
- 蔌蔌(sù sù):形容风吹落叶声等。
- 弘农陶:弘农这个地方的陶姓之人。
- 浴:这里为润泽之义。
- 两生长不足:双方长期相处都不满足。
- 徐孺子:东汉名士。
- 寒暄:问候冷暖起居。
- 竿牍(gān dú):书信。
- 颜有穆:面容庄重。
- 云烟茧纸:一种很好的纸。
- 犀毫:用犀牛角做的毛笔。
- 惭恧(cán nǜ):惭愧。
- 即鹿:比如追逐政权。
- 汗驹犊:形容珍贵。
- 乌丝栏:一种界格的绢素或纸。
翻译
是谁在敲门声音如同啄木,踏雪而来迎接我让人寒栗而起鸡皮疙瘩。诗稿传到我这里快如飞羽,墨那么光滑哪里够给貂尾续写。清脆的声响如孤玉般落在美玉乐器上,顿时觉得听到韶乐就忘记了吃肉。因难押的韵而吃惊多次吐舌,春天溢出长信手几次缩回去。愚钝的根性难以去除捻着胡须苦恼,夜晚闪着微光点残了几支蜡烛。管城子老了脱下帽子道歉,很久不在中书任官多次表示祝福。选择朋友正因为缺少纸,两人都穷相遇到处声音沙沙响。幸好有弘农的陶氏,时而润泽如云朵之外的瀑布。山寒也听到小坑有话语,没到双方相处长期不够。谁像徐孺子那样留宿,不用问候寒暖之事的书信。直接就得回来写诗供给,即使一直贫穷面容还是庄重。书生得到好句如同得到官职,没有凭借它就眉头皱起。在云烟茧纸上活跃起来,面对犀毫毛笔惭愧。如果不是他们称赞挥洒自如,没看到没有忧患可以追逐政权。残余的风和月亮幸而能分到,卷轴现今应当如同珍贵的马驹牛犊。夜里在窗边不停地创作还有余暇,笺注离骚到了兰菊。雪铺满玉笺乌丝栏,一一手抄起来整齐如束。不要让千年后的韩愈,作传记来讥讽嘲笑又老又秃。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因诗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流与感慨。诗中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写诗过程中的种种情境,如听到敲门声的反应、对墨与纸笔的感受、面对难韵时的样子等,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描绘了朋友间的情谊和互动。诗中运用了不少比喻,如将声响比作落在琼璈上,使诗意更加丰富。整体情感丰富且细腻,既体现了诗人创作的艰难与乐趣,又表现出其对友情和诗文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