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呈梦锡

今日才立秋,凉风已萧瑟。 我不感时节,念子行有日。 忆初同赴官,相后惟一月。 子先脱然去,我独不得发。 江边舍未还,汴上生计足。 古之仕为荣,今则富者福。 子随鸿鹄高,我恋升斗食。 岂徒别离悲,更有长太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这里指凉风带来的清冷萧瑟之感 。
  • 脱然:轻快、洒脱的样子,表示轻松离开。
  • 汴上:汴河之上。汴河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运输河道 。
  • 升斗食:微薄的俸禄。(shēng)、(dǒu)都是量器,形容所获粮食数量不多,象征收入微薄。
  • 长太息:深深地叹息,表示深沉的感慨或忧虑 。

翻译

今天刚刚立秋,清凉的秋风已经带来萧瑟的感觉。我并没有太多因时节变化而产生的感触,只是心心念念你出行离开的日子日益临近。 还记得当初我们一同去任职,时间相隔不过一个月。你轻松洒脱地先离开了,可我却不能动身。江边的房舍还没归还,在汴河一带的生活还算有着落。 古代人把当官出仕看作一种荣耀,而如今看来有钱人才能享受福气。你如同鸿鹄一般向高远的地方飞去,而我仍然留恋这微薄的俸禄。哪里仅仅是因为离别而悲伤啊,更有着深深的叹息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立秋日为背景,诗人触景生情,却不是感慨秋的到来,而是围绕友人即将远行展开思绪。开篇描绘立秋时凉风萧瑟之景,为全诗奠定了忧伤低沉的氛围。通过回忆一同赴官的经历,“子先脱然去,我独不得发”鲜明地对比出两人不同的处境,一个潇洒离去,一个却受到羁绊,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诗中关于古今对仕途看法转变的描述 “古之仕为荣,今则富者福”,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价值观变化的慨叹。以“子随鸿鹄高,我恋升斗食”将友人志向远大的离去和自己眷恋微薄俸禄的现状进行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心中的复杂情绪。不仅仅是单纯的离别之悲,更有对自身处境、社会现实等诸多因素产生的深沉叹息。全诗情感真挚,层层深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表达了诗人丰富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孔平仲

宋临江新淦人,字义甫,一作毅父。孔武仲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又应制科。以吕公著荐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哲宗绍圣中,言者谓其元祐时附会当路,讥毁先烈,贬知衡州。元符二年,提举劾其违常平法,责惠州别驾,安置英州。徽宗立,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罢,主管兖州景灵宫卒。长于史学,工文词,与兄孔文仲、孔武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孔氏谈苑》、《续世说》、《良世事證》、《释稗》、《诗戏》、《朝散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8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