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无核红柿
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
为柿已软美,嗟尔骨亦柔。
风霜变颜色,雨露加膏油。
大哉造化心,于尔何绸缪。
荆筐载趋市,价贱良易求。
剖心无所有,入口颇相投。
为栗外屈强,老者所不收。
为枣中亦刚,饲儿戟其喉。
众言咀嚼快,惟尔无所忧。
排罗置前列,圆熟当高秋。
且以悦一时,长久岂暇谋。
咄哉溃烂速,弃掷将谁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何:多么。表示程度很深。
- **嗟尔:喟叹词,相当于“哎呀你” ,这里“尔”指无核红柿。
- **膏油:这里形容柿子经过雨露滋润后,表皮如涂了油脂般光亮。
-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 **绸缪(chóu móu):本义是紧密缠缚,这里有精心安排、照顾的意思。
- **荆筐:用荆条编成的筐。
- **良:确实,很。
- **屈强(jué jiàng):同“倔强”,强硬、固执之意。
- **戟:本义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说枣核坚硬像戟一样,会刺伤孩子喉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 **排罗:排列罗列。
- **高秋:深秋。
- **咄哉:叹词,表示感慨、惋惜。
翻译
树林里有红色的果实,沉甸甸地压满枝头,数量是多么繁多。这柿子已经柔软甜美,哎呀,你连果核都是如此柔软。经过风霜的洗礼,它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得到雨露的滋养,表皮如同被涂抹了油脂般光亮。伟大啊,大自然的心思,对这柿子是何等的精心眷顾。 用荆条筐装着运往集市,价格便宜很容易就能买到。把它剖开,里面没有硬核之类的东西,吃进嘴里十分令人喜欢。板栗外表坚硬倔强,那些老的板栗更是难咬动,不受老人青睐。枣核在枣的里面也很坚硬,给小孩吃甚至可能会像戟一样刺伤喉咙。大家都说吃这无核红柿咀嚼起来很畅快,只有它不会让人有这些担忧。将它排列在果盘的前面,圆润成熟于深秋之时。暂且以此愉悦当下的时光,哪里还有心思去考虑它能否长久保存呢。哎呀,可惜它很快就会溃烂,被人丢弃,又能去责怪谁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无核红柿展开描写。开篇描绘了林中柿子硕果累累的情景,通过“一何稠”突出柿子的繁多。接着描写柿子本身软美无硬核的特点,以及大自然对它的精心造就。“风霜变颜色,雨露加膏油”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环境对柿子生长成熟的影响。 诗中通过与板栗、枣的对比,突出无核红柿的优点——咀嚼畅快,不存在伤害牙齿或喉咙的问题,进一步表现了其独特之处。 “排罗置前列,圆熟当高秋”生动描绘出柿子在秋季成为受欢迎的果实形象。然而,最后作者笔锋一转,提到柿子虽然当下能给人带来愉悦,但很快就会溃烂被弃,反映了其不能长久保存的无奈。整首诗在赞美无核红柿的软美易食的同时,也借其短暂的美好引发了对事物短暂性和无常性的感慨,借物抒情,颇有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