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氏别墅十咏方湖

· 文同
溪光摇玉璧,云影漏金盘。 谁此伴高兴,画桥凭曲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氏别墅:诗人友人蒲氏所建的别墅,在今陕西洋县。
  • 溪光 指溪流表面反射的光线,这里形容溪水闪耀发光。
  • 玉璧:** 美玉雕成的璧。(bì) 璧是一种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这里用来比喻平静的湖面如同光洁的玉璧 。
  • 云影:云朵的影子。
  • ** 金盘:** 金色的盘子。(pán)此处比喻被阳光照亮的湖面,光线明亮如同金色的盘子。
  • 高兴:高雅、豪迈的兴致。通常用来表示人的兴致高昂,有高雅的意趣 。
  • 画桥:装饰华丽的桥,雕饰华美的桥梁。
  • 曲栏:曲折蜿蜒的栏杆。(lán) 此处指在桥边依靠着弯弯的栏杆 。

翻译

溪流的波光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仿佛美玉雕琢的璧在轻轻摇动;云朵的影子投射在湖面上,阳光透过云朵的缝隙洒下,就好像金色的圆盘透出了光芒。是谁在这里,伴着这高雅豪迈的兴致,凭靠着那装饰华丽的桥边曲折的栏杆,欣赏这美妙的景色呢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静谧的方湖景色图。开篇“溪光摇玉璧,云影漏金盘”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平静的湖面比作“玉璧”,摇动的“溪光”让画面充满动感;把透过云间缝隙洒落在湖面的阳光比喻为“金盘”,“云影”与“金盘”一暗一明、一动一静,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方湖景色的清幽与绚烂 。后两句“谁此伴高兴,画桥凭曲栏”则笔锋一转,由景及人,引发读者对赏景之人的遐想。诗人虽未点明是谁在此欣赏美景,却通过“画桥凭曲栏”这一姿态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惬意享受的意境。整首诗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短短二十字,便勾勒出一幅引人入胜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方湖风光带给人的愉悦和静谧,充满了诗意与格调。

文同

文同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8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