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句咏梅要尝雪月并明时

雪月是花非,但觉夜成旦。 世事忌分明,朦胧差好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月:雪和月,诗中用以形容梅花所处的环境。
  • :天亮,早晨。
  • 朦胧(méng lóng):模糊不清,这里指不那么清晰分明。

翻译

雪月中的梅花似花又非花,只觉得夜晚如同白昼一般。世间之事忌讳过于分明,模糊一些反而更加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咏梅为主题,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诗人认为雪月中的梅花有一种朦胧之美,这种美并非是梅花本身的形态,而是在雪月的映衬下所呈现出的一种意境。

诗的前两句通过“雪月是花非,但觉夜成旦”,描绘了雪月中梅花的独特景象,给人一种空灵、虚幻的感觉。后两句“世事忌分明,朦胧差好看”则从梅花的朦胧之美引申到对世事的看法,认为世间之事不必过于追求清晰分明,有时候保持一种朦胧的状态反而更具美感。

整首诗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让人在欣赏梅花之美的同时,也对世事的认知有了新的思考。

方蒙仲

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 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