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慢
注释
- 素秋: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
- 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 孤堞(dié):孤立的城墙上的矮墙。
- 柔橹:指船桨。因其轻柔,故云。
- 骊歌:告别的歌。
- 阕(què):乐曲终了。
- 章台路:汉长安章台下的一条街,后来常代指游乐之地或妓院聚集之处。
- 断梗(gěng)孤蓬:比喻漂泊无定。梗,草木的枝茎。
- 蔌蔌(sù):形容轻微的风雨声等。这里形容风声。
- 鱼封、雁书:都借指书信。
- 金钗分处缺:金钗从中折断,喻指情人分离。
- 谩(màn):徒然,空自。
- 玲珑雪:形容头发花白如雪。
翻译
深秋雨后初晴,乌云横陈在空旷的原野上,浪涛拍打着孤寂的城墙。轻柔的桨声忽然发出悲哀的声响,那离别的骊歌还未唱完,其中恨意绵绵。想起过去,心中愁肠百结。柳树枝条还在,怎忍心去攀折。只是惆怅那章台路上,不知还有多少痛苦相思,我甘愿为此愁断肠。
心中满是凄凉悲切。离去的行程遥远而空阔啊。无奈就像断了的草梗、孤零的飞蓬,在西风之中,听着簌簌的风声,仿佛悲哀的呜咽。远方的她应会暗暗为远行的我伤感思念这离别之情吧。眼泪很容易流干,满怀幽怨,甚至羞于去看曾经一起看过的明月。迷茫的烟浪无穷无尽,远处青山层层叠叠。远方的书信渐渐稀少。什么时候才能像金钗再次合上那断开的缺口一样与她重逢呢。只能空自漂泊在海角天涯,再次相见之时,她应该会怜惜我两鬓已如雪花般斑白吧。
赏析
这首词围绕着离情展开,描绘出一幅浓烈而哀伤的离别与相思图。开篇描绘出一幅壮阔且悲凉的画面,“素秋霁,云横旷野,浪拍孤堞”,奠定了全词的哀伤基调。“柔橹悲声顿发。骊歌恨曲未阕”将离别之情具象化,船桨之声都带着悲伤,骊歌未终,恨意已生。
词人对离别的痛苦做了深刻的抒情。“念一寸回肠千缕结”直接书写内心的愁肠百结,对曾经情感的珍视与不舍尽显。“柳条在、忍使攀折”借惜柳这一行为,进一步烘托离别之难舍。
下阕以“凄切”直抒胸臆,随后以“断梗孤蓬”自比,形象地表现出漂泊无依的状态。“应暗为行人,伤念离别”设想对方也在为离别伤心,拓展了情感空间,更见相思之深。“烟浪无穷青山叠”通过描绘浩渺烟浪与重重青山,象征着阻隔两人的重重困难。
“鱼封远、雁书渐歇”写出联系的断绝,更添惆怅。“甚时合、金钗分处缺”直白地表达对重逢的渴望 。结尾“谩飘荡、海角天涯,再见日,应怜两鬓玲珑雪”,既有着漂泊的无奈,又有对重逢时彼此沧桑的忧虑,将情感推向更深沉的层面。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充分展现了离别与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