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垄上:田埂上。
- 病牛:患病的牛。
- 皮毛枯槁:皮肤和毛发都干枯无光。
- 头角垂:形容牛因为生病而无力,头部低垂。
- 谽谺(hān xiā):形容牛鼻孔大张,呼吸急促。
- 屴岌(lì jí):形容牛蹄瘦弱,步履艰难。
- 牧童:放牛的孩子。
- 牵挽:牵引拉拽,这里指照顾牛的工作。
- 耕叟:耕地的老农。
- 拱立:两手相抱于胸前,表示恭敬或无可奈何地站立。
- 嗟咨:叹息声。
- 气力尽:力气耗尽。
- 尔:代词,指牛。
- 主人:此处指牛的主人。
翻译
田埂上的病牛真是可怜,它的皮毛干枯,头低垂着。两个鼻孔大张着,只是自己喘息,四条腿瘦弱得几乎看不到肉。放牛的孩子默默坐着,不再去牵它;耕地的老农无奈地站着,只能叹息。早晨赶它,晚上使唤,它的力气已经耗尽,它死了,主人又怎么会知道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中的悲惨画面,通过病牛的形象,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病牛的遭遇象征了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状态,它们劳累至极,得不到应有的关怀,最终可能因主人不知情而默默死去。诗人通过牧童和耕叟的沉默,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深深同情与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让人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苦难和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