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李谪仙墓
先生放旷士,浩气吞洪濛。
蓬池与紫阁,轩盖绎相从。
经营紫河车,破费十载功。
金鼎驯乌兔,炎炎丹光红。
一击混沌破,落地寻无踪。
神仙有水解,戏剧惊愚蒙。
当年遗剑履,一锸秋云封。
我亦钻玄学,此心良券同。
朅来荐泉菊,紫绮疑相逢。
俨如真面目,晓月印寒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放旷士:指放纵旷达的人。
- 洪濛:(hóng méng)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 蓬池:古代的池名,此处借指仙界的池沼。
- 紫阁:泛指仙人居处。
- 轩盖:车盖,借指车子。
- 绎(yì):连续不断。
- 紫河车:道家指修炼内丹的术语。
- 金鼎:道士炼丹之鼎炉。
- 乌兔:指日月,传说日中有乌,月中有兔。
翻译
先生是一位放纵旷达之人,他的浩大正气能吞没宇宙形成前的混沌。他在蓬池和紫阁之间,车辆连续不断地相随。他精心修炼内丹,耗费了十年的功夫。在鼎炉中驯服日月,炽热的丹光呈现红色。他的一击打破了混沌,落地之后却找寻不到踪迹。神仙拥有神奇的水解之法,这奇妙的事情让愚昧的人感到惊讶。当年他留下了剑和鞋,一锹土将其在秋云之下掩埋。我也钻研玄学,我的这颗心与先生的实在是相同。今日我来献上泉水和菊花,恍惚中似乎与先生相遇。他的面容庄重宛如真实的样子,如同晓月映照在寒冷的天空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谒李白墓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李白的敬仰和对其仙风道骨的描绘。首句展现了李白的放旷气概和宏大的气势。接下来描述了李白追求仙道的过程,如修炼内丹等,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诗中提到李白的离世如同打破混沌后消失无踪,以及他的神奇传说,如神仙的水解之法,凸显了李白在人们心目中的非凡地位。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玄学的钻研以及对李白的共鸣,通过献上泉菊和在墓前的感受,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李白的崇敬,又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仙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