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复制科有谓予应诏者

· 宋祁
汉幄思贤尺诏飞,不材充赋谅非宜。 就令能奏三千牍,未免长安欲死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诏制:皇帝的诏令。
  • 汉幄:汉代的帷幄,借指朝堂。
  • 尺诏:指诏书。
  • 不材:没有才能。
  • 充赋:凑数,充数应赋。
  • :确实。
  • :合适。
  • 牍(dú):古代写字用的木片,这里指文章。

翻译

皇帝在朝堂上想着招揽贤才诏书飞来,我没有才能却来应赋确实不太合适。就算能够进献长达三千字的文章,也难免在长安要面临穷困饥饿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应诏参加制科的一种复杂心态。他觉得自己或许并无真才实能去应对,虽有可能献上长篇文章,但仍对自己在长安的前途和处境感到担忧和迷茫。诗中既体现出诗人的谦逊,也流露出对自身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汉幄思贤尺诏飞”也描绘出当时朝廷求贤若渴的情景,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情境氛围。整体语言简洁,寓意深刻。

宋祁

宋祁

宋祁,字子京,宋庠之弟,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祖籍安陆(今湖北安陆县),曾祖宋骈徙居开封府雍丘(今河南民权县双塔集村)。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1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