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者

近道其樵者,劳哉食束薪。 运斤碎盘错,荷担下嶙峋。 恐是仙王质,何须贵买臣。 路傍迎一笑,笑我绊簪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樵者(qiáo zhě):打柴的人。
  • 束薪:捆扎起来的柴木。
  • 运斤:挥动斧头。
  • 盘错:指树木盘根错节。
  •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势峻峭、重叠、突兀的样子,这里指山路崎岖。
  • 仙王质:传说中的仙人王质,他去山中砍柴,观仙人下棋,局终发现斧柄已烂,回到家乡后才知已过百年。这里借指樵者也许有神仙般的超脱心境。
  • 买臣:朱买臣,西汉大臣,早年贫困,以打柴为生,后得到汉武帝赏识,官至会稽太守。这里借以说明樵者未必需要像朱买臣那样追求富贵。
  • 簪绅:古代官员的冠饰和束带,借指官员。

翻译

在靠近道路的地方有个打柴的人,他劳作辛苦,为了获取捆扎好的柴木。他挥动斧头砍碎盘根错节的树木,背着柴担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也许他是像王质那样的仙人,又何须像朱买臣一样追求富贵呢?我在路旁迎着他笑了一笑,他的自在让我这个被官职束缚的人感到有些惭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樵者的劳作生活,表达了对樵者的赞美和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思考。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樵者的辛勤劳动,为了生活而努力砍柴。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运斤碎盘错”和“荷担下嶙峋”,进一步展现了樵者工作的艰难和辛苦,但也体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勤劳。“恐是仙王质,何须贵买臣”则是诗人对樵者的一种联想和赞美,认为樵者或许有着像仙人王质一样的超脱心境,不需要像朱买臣那样追求富贵功名。最后两句,诗人在路旁对樵者一笑,笑中包含着对樵者自在生活的羡慕,同时也对自己被官职束缚的生活感到一丝无奈。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通过对樵者的描写,反映了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李昴英

李昴英

宋广州番禺人,字俊明,号文溪。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历秘书郎、著作郎、直秘阁。淳祐初,累擢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在职不畏强御,史嵩之、贾似道俱为所劾。卒谥忠简。有《文溪存稿》、《文溪词》。 ► 2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