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潭浮屿

谁云东海不遗珠,珠落寒潭幻境殊。 突兀一山圆复活,潆洄两水碧兼朱。 菁华未必鲛宫出,采拾空劳蟒甲趋。 为问采骊瀛岛客,此珍掌上得来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遗珠:指大小人才都能得到录用。这里有东海没有遗漏珍珠之意 。
  • **寒潭:清冷的水潭。
  • **突兀(tū wù)**:高耸突出的样子。
  • **潆洄(yíng huí)**:水流回旋的样子。
  • **菁华(jīng huá)**:精华,指事物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
  • **鲛宫:神话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宫殿 。
  • **采拾:采集,拾取。
  • **蟒甲趋:形容像披着蟒甲的动物一样前去。这里指很多人前去寻找珍珠。
  • **采骊:指采得骊龙颔下之珠,比喻得到珍贵的东西 。
  • **瀛岛:传说中的仙岛。

翻译

谁说东海不会遗漏珍珠,一颗明珠落入清冷水潭营造出奇异美妙的幻境。一座高耸的山峰圆润又充满生机,两条回旋的水流碧绿交织还带着朱红的色彩。那精华之物不一定是出自鲛人的宫殿,众人空费力气像蟒甲的队伍匆忙赶去探寻采撷。试问那些前往瀛岛采求骊珠的客人,如此珍贵之物你们可曾在手掌中得到?

赏析

这首诗以“珠潭浮屿”的奇景为出发点展开想象。开篇以反问起句,引人入胜,用“珠落寒潭幻境殊”勾勒出一幅如梦如幻的图景,让人对这神秘的景象充满好奇。“突兀一山圆复活,潆洄两水碧兼朱”对仗工整,生动描绘了水与山的姿态和色彩,动静结合,使画面极具立体感。颔联探讨精华的来源不可确定,不局限于传说。颈联则对人们盲目追求珍宝的行为略带讽刺,那些辛苦追寻者或许终无所获。尾联以询问采骊珠的仙岛客作结,进一步加深了对珍贵宝物难觅难拥的感慨,同时整首诗充满了奇幻色彩,借景与想象表达出对自然奇景以及世间珍贵事物的思索与追求。

陈玉衡

陈玉衡,字汝超,彰化街人,祖籍福建泉州晋江。邑庠生,年廿而游泮,或谓亦曾食廪膳。工诗,年卅六岁。以下自周玺《彰化县志》及陈汉光《台湾诗录》辑录陈氏诗作八首。(杨永智撰)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