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溪行

· 洪繻
我行鹿水上,遥望鹿溪东。霁月出深碧,乱山悬半空。 东北为肚岭,东南为燄峰。峰峰何奇崛,九十有九重! 群峦竞绿缛,万树含翠浓。翠岫破荒起,朵朵青芙蓉。 鸟声啼竹林,又闻隔林钟。循溪行不已,人家四、五里。 行尽青溪头,万冢乱烟起。沙薯百顷红,芦黍千村紫。 谽谺春水桥,迢递夕阳市。登桥望阴翳,云涛互亏蔽。 沧海从西来,潮水向东逝。夕霭苍茫时,山海渺无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鹿水:河流名。
  • 霁月:指雨过天晴后的明月。
  • (rù):繁密的彩饰。
  • (xiù):山洞。
  • 谽谺(hān xiā):形容山谷空旷的样子。

翻译

我行走在鹿水之上,远远眺望鹿溪的东边。雨过天晴后的明月从深沉的碧色中升起,杂乱的山峦高悬在半空中。东北方向是肚岭,东南方向是燄峰。那山峰是多么的奇特突出,仿佛有九十九重!众多山峦竞相呈现出繁密的绿色,万千棵树饱含着浓郁的翠色。翠绿的山洞突破荒芜而兴起,犹如一朵朵青色的芙蓉。鸟儿的啼叫声在竹林间响起,又听到隔着树林的钟声。沿着溪流不停地前行,有大约四五里的人家。走到青溪的尽头,无数的坟墓上有纷乱的烟升起。上百顷的沙薯呈现红色,上千个村庄的芦苇黍子呈现紫色。空旷的春水桥,遥远的夕阳。登上桥眺望那阴暗,云涛相互遮蔽亏欠。沧海从西边而来,潮水向东边流去。傍晚雾气苍茫的时候,山海广阔没有边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鹿溪及其周边地区的壮丽景色。诗中通过对鹿水、鹿溪、山峦、明月、树林、人家、坟墓、作物以及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出一幅丰富多变、充满生机与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如“峰峰何奇崛,九十有九重”“群峦竞绿缛,万树含翠浓”等,将自然的壮美和独特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人文元素,如人家、坟墓等,使整个画面更加立体和富有生活气息。整体意境开阔而悠远,给人带来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感。

洪繻

洪繻,《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