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述事

· 洪繻
春深草木苏,万物思雨泽。勾萌欲发生,原野资膏液。 连旬无雨云,生意咸欲息!年来况歉荒,粒米等圭璧。 一金八、九升,携囊难告籴。雨膏复不行,嗷嗷安求食! 去年徵敛苛,不念民饥色。今春迫徵期,无地为逋客。 不知上天心,何以处苍赤?此邦硕鼠多,民物皆不惜! 天苟为旱灾,彼且啖人腊。时事无一堪,言之填胸膈! 昨夜闻迅雷,不觉喜跳踢。天有爱物怀,一雨救穷阨。 大者如倾盆,细者亦滴滴。可怜未多时,不及起枯塉! 水源乏雨滋,末流不洋溢。慰情却胜无,此际可多得? 我作喜雨诗,农夫有忧戚。救死尚未能,税敛来相迫。 安得兼雨金,万民皆悦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勾萌:草木的嫩芽。,弯曲;,萌发的芽(gōu méng) 。
  • :凭借,依靠。
  • 膏液:指雨水。
  • 连旬:连续数旬,旬是十天。
  • 生意:生机,生命力。
  • 歉荒:歉收,农作物产量低。
  • 圭璧:古代贵重的玉器,这里形容米的珍贵。(guī bì)
  • 一金:一两银子。
  • 告籴:请求买粮。(gào dí)
  • 雨膏:雨水滋润。
  • 嗷嗷:哀鸣声,这里指百姓饥饿时痛苦的叫声。
  • 徵敛:征收赋税。,同“征”(zhēng liǎn) 。
  • 逋客:逃亡在外的人。(bū kè)
  • 苍赤:指百姓。
  • 硕鼠:大老鼠,这里比喻贪官污吏。
  • :吃。(dàn)
  • 人腊:腊人干,此处夸张地表达贪官对百姓的搜刮残酷。
  • 跳踯:跳跃,形容高兴的样子。(tiào zhí)
  • 爱物:爱护万物。
  • :同“厄”,困苦。(è)
  • 枯塉:干旱贫瘠的土地。(kū jí)
  • 悦怿:喜悦。(yuè yì)

翻译

春深时节草木复苏,世间万物都期盼着雨水的润泽。草木的嫩芽正想要破土而出,辽阔原野急需雨水的滋养。可是连续几十天都不见下雨的云影,万物的生机都快要停歇!近些年来年景又不好,粮食歉收,每一粒米都珍贵得如同玉器。一两银子只能买到八九升米,即便带着口袋也难以买到粮食。可雨水依旧不来滋润大地,百姓们饿得嗷嗷叫,又去哪里寻找食物呢!去年征收赋税严苛,官府全然不顾百姓忍饥挨饿的憔悴面容。今年春天交税的期限又逼近了,百姓们简直没有地方可以躲避逃亡。真不明白上天是怎么想的,到底要如何对待这受苦的百姓?这片土地上贪官污吏多得如同大老鼠,他们对百姓的死活、财物全都毫不怜惜!上天若是降下旱灾,这些贪官只怕连百姓的肉都要吃了。如今的时事没有一件让人满意,说起来真是让人满胸都是愤懑。昨晚听到了震耳的雷声,忍不住高兴地跳跃起来。上天还是心怀对万物的爱护啊,一场雨终于来拯救困厄中的百姓。雨大的地方像是从盆里倾泻而下,小的地方也如珍珠般滴滴落下。可惜这场雨没有下多久,都来不及让那些干涸贫瘠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水源因为缺少雨水滋润,下游的水流也无法涨满。不过有雨总比没有强,在这艰难的时候还能奢求更多吗?我写了这首喜雨的诗,可农夫们却依旧忧愁满面。雨水还无法挽救他们面临饿死的困境,沉重的赋税又逼迫而来。怎么才能既降下雨水又降下钱财,让普天下的百姓都能喜悦欢欣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百姓在天灾人祸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境遇。诗人开篇通过描写万物对雨泽的渴望,写出百姓盼雨救荒的急切心情。接着叙述久旱不雨、粮价高昂、百姓缺粮少食,以及官府不顾百姓死活,依然严苛征敛赋税,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统治阶级的贪婪残酷。贪官污吏如硕鼠般肆意搜刮,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昨夜闻迅雷”一转,写出诗人及百姓听闻雷声盼雨的喜悦,然而“可怜未多时,不及起枯塉”,这场雨并未真正缓解旱情,反映出旱灾的严重和百姓希望的破灭。最后诗人发出“安得兼雨金,万民皆悦怿”的感慨,既想解决百姓旱灾之困,又期盼能缓解经济重负,进一步凸显了对百姓艰难处境的无奈与同情,使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以景衬情,层层深入地展现出那个时代民生的疾苦和社会的痼疾 。

洪繻

洪繻,《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