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饯花词

· 袁绶
流光捻指逢芒种,药栏吹尽红雨。剪彩纫幡,裁绡帖辇,待饯花神归去。千丝万缕。拟绕向花梢,可能留住。灯火连宵,绣窗忙煞小儿女。 芳春红紫竞艳,记飞觞醉月,生恐辜负。燕惜泥香,蝶怜粉褪,换了清和时序。深情几许。听唱到阳关,更添离绪。酹酒风前,隔林啼杜宇。
拼音

注释

流光: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捻指:犹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 一般都在每年公历六月六日前后。《说郛》卷九引宋马永卿《嬾真子录》:“所谓芒种五月节者,谓麦至是而始可收,稻过是而不可种。” 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红雨:比喻落花。 剪彩:剪裁花纸或彩绸, 制成虫鱼花草之类的装饰品。 飞觞醉月:举杯对月酣饮。 时序:时节。 阳关:古曲《阳关三叠》的省称。亦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 离绪:惜别时的绵绵情思。 酹酒: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 杜宇:即子规、杜鹃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捻指: 指间轻轻转动,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芒种: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正值夏季,农事繁忙。
  • 药栏: 药园中的栏杆,此处代指花园。
  • 红雨: 花瓣如雨般飘落。
  • 剪彩: 用彩色纸或布料剪成各种形状。
  • 纫幡: 缝制旗帜,用于祭祀或庆典。
  • 帖辇: 贴饰在车上的装饰品。
  • 饯花神: 送别花神的仪式,古人认为春天结束,花神离去。
  • 千丝万缕: 形容思绪纷繁,也指花藤蔓生。
  • 花梢: 花朵的尖端。
  • 清和: 清明和暖,气候宜人。
  • 阳关: 古代地名,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
  • 杜宇: 杜鹃鸟,叫声凄凉,象征哀伤。

翻译

时光匆匆如指尖滑过,恰好是芒种时节,花园里的花朵纷纷凋零,花瓣如雨落下。人们忙碌着剪裁彩带缝制旗帜,还制作精美的车饰,准备欢送花神离去。那些千丝万缕的思绪,试图围绕花枝,希望能留住春天的尾巴。夜晚灯火通明,绣房里孩子们忙着编织美好的记忆。

春天里,百花争艳,记得那些月下畅饮的日子,生怕错过美好时光。燕子珍惜泥土的芬芳,蝴蝶怜惜花瓣的消退,意味着清新的季节已经到来。心中充满深情,听着阳关曲调,离别的愁绪更加浓厚。在风前祭酒,隔着树林,听见杜鹃鸟的啼叫,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人们在芒种时节欢送花神离去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人们对春光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借由“阳关”和“杜宇”的意象,传递出淡淡的离愁别绪,使得整首诗在欢快中又带有一丝哀婉,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之美。

袁绶

清浙江钱塘人,字紫卿。袁枚孙女。幼读祖父诗,辄怡然意开。所为诗沉著痛快,无闺阁气。有《簪芸阁诗稿》。 ► 1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