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

· 袁枚
浮生几载青山酒,名士常为万古愁。 双泪偶挥羊太傅,一碑如补晋春秋。 楼传黄鹤仙何在,佩解明珠水自流。 今日敬儿天下满,襄阳片石若为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生: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 羊太傅:即羊祜(hù),西晋时期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曾都督荆州诸军事,死后百姓为其建碑立庙,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
  • 晋春秋:晋代的历史。此处以碑象征补写晋史,强调羊祜功绩对历史记录意义重大。
  • 楼传黄鹤:指黄鹤楼。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地,又说费祎(yī)驾鹤于此登仙,后来在此地建楼名曰黄鹤楼 。
  • 佩解明珠:用郑交甫汉水遇神女解佩相赠的典故,后比喻男女相遇,一方以信物相赠,表示爱慕。
  • 敬儿:即张敬儿,南朝宋将领。这里诗人大概是说如今世间多有追逐名利之徒(以张敬儿为例指代) 。
  • 襄阳片石:指襄阳岘山上羊祜碑等岘山石刻,代指羊祜这样有高尚品质值得铭记的人事。

翻译

在这短暂虚幻的人生中,多少年与青山相伴对酒当歌,有名之士常常会涌起万古的哀愁。偶然挥洒双泪想到羊太傅的功绩,那一座碑就好像弥补了晋朝的历史一样重要。传说中黄鹤飞过的楼还在,而仙人又在哪里呢?汉水如当初神女解下明珠赠人后依旧自顾自地流淌着。如今世间到处都是像张敬儿这样追逐名利的人,羊祜这样值得铭记的人事又将如何留存呢 。

赏析

这首诗开篇由人生短暂和名士的万古愁感慨起笔,奠定凝重的基调。颔联以对羊祜的凭吊、羊祜碑的意义,暗赞羊祜功绩不朽。颈联借助黄鹤楼传说与汉水神女典故,营造出一种人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惆怅感。尾联用“敬儿天下满”与羊祜这样的贤德之人作对比,引出对高尚品质难以留存、世间浮名喧嚣的忧虑和感慨。整首诗通过诸多典故与景物人事互衬,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名人与当今现实的深沉思索,有对历史贤才的敬仰和对当下功利世风的忧虑,语言中处处流露出历史的沧桑感和对美好品德传承的担忧 。

袁枚

袁枚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173篇诗文